检测项目

电解铜箔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七类核心指标:基础物理性能方面涉及厚度公差(±3μm)、单位面积质量(g/m²)及密度偏差;机械性能重点考察抗拉强度(≥35kg/mm²)和延伸率(≥5%);表面特性包括粗糙度Ra值(0.3-1.5μm)、光泽度(GU值)及微观缺陷密度;电学性能需测定体积电阻率(≤1.72×10⁻⁸Ω·m)和导电均匀性;化学稳定性涉及抗氧化能力(湿热试验后失重率)和耐蚀等级;微观结构分析包含晶粒尺寸(10-50nm)、取向分布及孔隙率(≤0.5%);特殊应用场景需评估热膨胀系数(CTE)与基材匹配性。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4-210μm全厚度规格电解铜箔产品:①标准电子级铜箔(STD)适用于刚性PCB制造;②高延展铜箔(HD)满足柔性电路基材需求;③低轮廓铜箔(LP)用于高频高速基板;④超薄铜箔(≤9μm)专攻微型化电子元件;⑤复合铜箔适配新能源电池集流体。特殊处理类型包含:防氧化处理层(铬酸盐/有机膜)、毛面处理层(粗化度0.8-2.5μm)及载体铜箔剥离强度测试。

检测方法

依据IPC-TM-650与GB/T 5230标准体系:厚度测量采用接触式千分尺(精度±0.5μm)与非接触激光测厚仪同步验证;拉伸试验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精度±0.5%)按ASTM E8标准执行;表面形貌通过白光干涉仪获取三维粗糙度参数;导电性能测试配置四探针法电阻仪(分辨率0.01μΩ·cm);微观结构分析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配合EBSD技术解析晶界特征;孔隙率测定执行硝酸蒸汽腐蚀-图像分析法;热稳定性评估依托TMA热机械分析仪(升温速率5℃/min)。

检测仪器

专业实验室配置九大类精密设备:①Mitutoyo千分尺系列实现多点厚度测量;②Instron 5967双立柱试验机完成力学性能测试;③Zygo NewView9000三维表面轮廓仪分析微观形貌;④Keithley 2450源表系统精确测定电阻特性;⑤Hitachi SU5000热场发射电镜观测微观组织;⑥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评估粉末原料质量;⑦Netzsch DMA242E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研究热应力行为;⑧Olympus GX53金相显微镜执行宏观缺陷筛查;⑨Agilent 7900 ICP-MS检测痕量金属杂质含量。所有设备均通过NIST可溯源性校准认证。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下一篇:去脂剂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