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黑色素含量测定:量化皮肤或样品中黑色素浓度,检测范围0.1-10 μg/mL,精度±0.05 μg/mL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测试:评估美白成分对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范围50-100%,误差≤2%

抗氧化能力评估: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IC50值范围10-100 μM,重复性RSD<5%

皮肤亮度测量:使用色度计测量L值变化,ΔL≥1.0表示显著增亮,精度±0.1单位

水分保持率检测:评估产品保湿性能,水分损失率≤10%,测试温度25±1°C

防晒因子测试:测量SPF值,范围5-50,依据标准光源照射

皮肤纹理分析:利用成像设备评估粗糙度减少,参数变化百分比≥15%,分辨率0.01 mm

美白成分渗透性测试:分析成分透皮吸收率,渗透深度0-200 μm,速率0.1-5 μg/cm²/h

稳定性测试:观察产品在40°C/75%RH条件下的变化,无分层、变色现象,储存期≥12个月

皮肤刺激性评估:通过斑贴试验检测红斑水肿,评分0-4分,安全阈值≤1分

细胞毒性评估:MTT法测试细胞存活率,存活率≥80%,误差±3%

美白持久性测试:测量效果维持时间,参数≥7天,每日衰减率<2%

检测范围

美白面霜:日常护肤产品,含维生素C或熊果苷等活性成分

美白精华液:高浓度配方用于局部美白处理

美白面膜:片状或膏状产品提供密集护理

美白乳液:滋润型护肤品结合美白功效

美白防晒霜:兼具UV防护和美白功能的化妆品

美白药膏:医药级外用药膏用于色素沉着治疗

口服美白补充剂:胶囊或片剂形式如谷胱甘肽产品

美容仪器:设备如激光美白设备用于临床护理

天然提取物:植物来源成分如甘草根提取物

化妆品原料:单体如烟酰胺或曲酸用于配方开发

个人护理用品:美白牙膏或肥皂用于日常卫生

研发样品:实验室预研美白配方进行功效验证

检测标准

ISO 11930:化妆品微生物测试规范

ISO 24444:防晒产品SPF值测定标准

ASTM E2520:抗氧化能力评估方法

GB/T 29680: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指南

GB/T 7917:皮肤刺激性斑贴试验规范

GB/T 27578:化妆品稳定性测试要求

ISO 10993:生物相容性测试用于细胞毒性评估

ASTM D5767:黑色素定量分析方法

GB/T 16286:皮肤亮度测量技术规范

ISO 4833:水分保持率测试标准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吸光度,评估黑色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波长范围190-800 nm

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分析美白成分浓度,检测限0.01 μg/mL,流速1.0 mL/min

皮肤水分测试仪:评估保湿效果功能,精度±1%,电容式传感器

色度计:测量皮肤亮度Lab值变化,分辨率0.01单位,积分球设计

显微镜成像系统:分析皮肤纹理粗糙度,放大倍数40-400×,数字图像处理

恒温恒湿培养箱:用于稳定性测试功能,温度范围20-60°C,湿度控制±2%

细胞培养设备:进行细胞毒性评估功能,CO2浓度5±0.1%,温度37°C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