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评估受试菌株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波长570nm,吸光度值≥0.1视为具有形成能力

抗菌剂对浮游菌MIC检测:测定抗菌剂对浮游状态细菌的抑制浓度,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接种菌量1×10^5 CFU/mL,孵育时间18-24小时

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测定:检测抗菌剂清除成熟生物被膜的最低浓度,采用MBEC测试板法,生物被膜形成时间24-48小时,抗菌剂作用时间24小时,活菌计数限10^2 CFU/孔

生物被膜活菌计数:量化生物被膜中的存活细菌数量,采用平板计数法,稀释梯度10^-1至10^-6,孵育温度37℃,计数范围30-300 CFU/平板

抗菌剂对生物被膜的抑制率计算: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生物被膜活菌数,抑制率=(对照组CFU-处理组CFU)/对照组CFU×100%,计算精度±1%

生物被膜结构完整性分析:观察抗菌剂作用后生物被膜的形态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加速电压5-20kV,放大倍数100-10000倍

抗菌剂渗透能力评估:检测抗菌剂穿透生物被膜的能力,采用荧光标记法,荧光染料浓度10μM,检测波长488nm(激发)/520nm(发射)

生物被膜代谢活性测定:评估生物被膜中细菌的代谢状态,采用XTT还原法,反应时间2-4小时,吸光度检测波长490nm,检测范围0.05-2.0 OD

抗菌剂作用后生物被膜再生长能力检测:观察抗菌剂处理后生物被膜的复苏情况,采用连续传代法,传代次数3次,每次孵育24小时,活菌计数限10^2 CFU/孔

生物被膜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测定:量化生物被膜中胞外聚合物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法,检测波长620nm,标准曲线范围0-100μg/mL

检测范围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物等,评估其对临床常见生物被膜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能力

医疗器械:如导尿管、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等,检测其表面抗菌涂层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或清除效果

消毒产品:如医用消毒液、消毒湿巾、空气消毒剂、表面消毒喷雾等,评价其对环境中(如医院墙面、设备表面)生物被膜的清除效率

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食品级抗菌剂等,检测其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乳制品管道、食品包装)形成的生物被膜的清除能力

工业水处理剂:如缓蚀剂、杀菌剂、反渗透膜清洗剂等,评估其对工业管道、冷却塔、污水处理设备中生物被膜的控制效果

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漱口水、假牙清洁片、口腔喷剂等,检测其对口腔生物被膜(如牙菌斑、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农业抗菌剂:如农药、饲料添加剂、畜禽饮用水消毒剂等,评价其对农作物(如蔬菜、水果)或家畜肠道生物被膜致病菌的清除能力

化妆品:如护肤品、化妆品防腐剂、化妆工具清洁剂等,检测其对化妆品中(如乳液、粉底)可能形成的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

环境修复材料:如生物降解剂、土壤改良剂、污水生物处理剂等,评估其对环境中(如污水厂活性污泥、污染土壤)生物被膜的清除能力

生物医学材料:如伤口敷料、组织工程支架、生物可吸收缝线等,检测其表面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抵抗或清除能力

检测标准

ASTM E2799-17: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15889:2009:水质 - 生物被膜形成潜力的测定

GB/T 38502-2020:抗菌涂层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评价方法

CLSI M22-A3:酵母菌生物被膜检测的参考方法(包括念珠菌属)

ASTM E1052-08:水系统中生物被膜的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水)

ISO 22196:2011: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菌活性的测定(可关联生物被膜抑制效果)

GB/T 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包含生物被膜清除能力评估)

EPA 9090:生物被膜去除效率的测定方法(美国环保署针对环境污染物的标准)

DIN 58940-8:医学微生物学 - 生物被膜检测方法(德国标准,适用于临床样本)

JIS Z 2801:2010:抗菌加工制品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日本标准,可用于生物被膜评估)

检测标准

ASTM E2799-17: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15889:2009:水质 - 生物被膜形成潜力的测定

GB/T 38502-2020:抗菌涂层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评价方法

CLSI M22-A3:酵母菌生物被膜检测的参考方法

ASTM E1052-08:水系统中生物被膜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22196:2011: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菌活性的测定

GB/T 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EPA 9090:生物被膜去除效率的测定方法

DIN 58940-8:医学微生物学 - 生物被膜检测方法

JIS Z 2801:2010:抗菌加工制品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检测仪器

生物被膜专用培养板:带有凸起或凹坑结构的96孔聚苯乙烯板,用于标准化生物被膜形成,每个孔容积300μL,表面经过亲水性处理以促进生物被膜附着

微孔板活菌计数仪:采用荧光染色法(如SYTO 9/PI双染)检测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量,检测波长485nm(激发)/528nm(发射),检测精度±1%,每板检测时间≤5分钟

抗菌剂浓度梯度发生器: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连续浓度梯度的抗菌剂溶液,梯度范围0.1-1024μg/mL,体积误差≤2%,支持8-12个浓度梯度同时生成

生物被膜超声剥离仪:通过20-40kHz超声波振动剥离生物被膜中的细菌,功率可调范围10-100W,作用时间1-10分钟,配备冷却系统以防止温度升高影响细菌活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观察生物被膜的形态结构(如菌胶团、纤维状EPS),加速电压5-30kV,放大倍数50-100000倍,分辨率≤1nm,样品需经过临界点干燥和喷金处理

荧光显微镜:配备汞灯或LED光源,用于观察荧光标记的生物被膜(如用荧光抗体标记特定细菌),激发波长350-600nm,发射波长400-700nm,配备10×、20×、100×油浸物镜

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术快速计数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量,检测速度≥1000 cells/秒,计数范围10^3-10^9 CFU/mL,支持多参数(如细胞大小、荧光强度)分析

酶标仪:用于测定生物被膜代谢活性(如XTT还原法的吸光度)或EPS含量(如蒽酮硫酸法的颜色反应),检测波长范围400-700nm,吸光度范围0-4 OD,分辨率0.001 OD

超净工作台:用于生物被膜检测中的无菌操作,洁净等级ISO 5级(100级),平均风速0.3-0.5m/s,噪声≤60dB,配备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以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