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QB/T 2029-199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标准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检测项目 1. **外观质量**:检查片材的表面是否有气泡、裂纹、杂质等缺陷。 2. **尺寸稳定性**:测量片材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物理性能**: - 拉伸强度 - 断裂伸长率 - 弯曲强度 - 冲击强度 4. **热性能**: - 热变形温度 - 维卡软化点 5. **化学性能**: - 耐化学药品性 - 耐老化性 ### 检测方法 - **外观质量**:目视检查或使用放大镜。 - **尺寸测量**: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精密测量工具。 - **物理性能测试**:使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 - **热性能测试**:使用热变形温度测定仪、维卡软化点测定仪。 - **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化学试剂浸泡试验、老化试验箱进行测试。 ### 涉及产品 - ABS/PVC片材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内饰件、家用电器外壳、建筑装饰材料等。 这些信息是基于标准的一般内容总结,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能会根据实际应用和标准的详细条款有所不同。建议查阅标准的完整文本以获取详细信息。

QB/T 2029-199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

标准号:QB/T 2029-1994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4-10-26

实施日期:1995-06-01

标准状态:现行

QB/T 2029-199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烯腊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种助剂以压延法成型,经涂饰、压花等工艺制成的丙烯睛一丁二烯一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以下简称片材),产品主要用于各种机动车、仪器、设备仪表板的表面装饰。QB/T2029-199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QB/T2029-1994

QB/T 2029-199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 2029 -- 94

本标准规定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种助剂以压延法成型,经涂饰、压花等工艺制成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氯乙烯(ABS/PVC)片材(以下简称片材),产品主要用于各种机动车、仪器、设备仪表板的表面装饰。2引用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918

GB 6672

GB6673

GB 8807

GB9344

GB 12027

GB13022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环境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測定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

塑料薄膜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QB/T1130

3技术要求

3.1规格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3.1.1厚度、宽度及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表1

厚度及偏差

0. 85~~1. 20

极限偏差

优等品、一等品

合格品

每卷长度、每卷段数及每段长度应符合表2规定。中国轻工总会1994-10-26批准

宽度及偏差

极限偏差

优等品、一等品

合格品

1995~06-01实施

每卷长度

40.0~60.0

外观应符合表3规定

平整度

料柱痕

光泽斑

QB/T 2029 -- 94

每卷段数

每段长度

优等品、一等品

无明显的凸凹现象

不允许

不应有明显的料柱痕

不应有明显的气痕

不应有明显的光泽斑

颜色应基本致;每批产品应无明显的色差注:1.料柱痕:指压延成型当中料柱不均而产生的缺陷。2.气痕;指压延、压花成型当中因气泡所产生的缺陷,3.光泽痕:指涂饰、压花成型当中出现光泽不一致的缺陷。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4试验方法

4.1试样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直角撕裂强度,

花纹稳定性

尺寸变化率(纵/横),

耐光性

热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光泽度(60°角)

光泽单位

从试样膜卷端部去掉1m,裁取2m长的试样进行试验。4.2试样状态调节与试验环境

≥120

合格品

花纹清晰,无明显变化

0~-4/±1

颜色无明显变化、无裂痕

无裂痕

按GB2918中规定的标准环境与正常偏差范围进行,试样在此条件中至少放置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4.3'厚度及宽度

厚度按GB6672规定进行测定。

宽度按GB6673规定进行测定。

4.4外观

QB/T 2029--94

将试样卷端部展开1m,在正常光线下目测。4.5物理机械性能

4.5.1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按GB13022规定进行,试样为I型,试验速度为(100±10)mm/min。4.5.2直角撕裂强度

按QB/T1130规定进行。

4.5.3花纹稳定性

取50mm×100mm试样三片,将试样摆放在平板玻璃上,然后水平放入(170士2)℃的鼓风干燥箱内保持5min后取出,目测试验后花纹与原始试样花纹变化情况。4.5.4尺寸变化率

试样的准备、尺寸、数量和试样状态调节及计算按GB12027规定进行。将试样摆放在平板玻璃上,然后水平放入(100土2℃的鼓风干燥箱内保持5h取出,放置在室温30 min后,测量尺寸变化率。

4.5.5耐光性

按GB9344规定,取200mm×200mm试样三片,将试样分别置于氙灯光源曝露试验箱内,试样正面朝向光源,黑板温度为(63士3)℃,保持400h取出试样,放置在常温下30min后,目测试样与试验前原始试样的颜色与外观变化。

4.5.6耐寒性

4.5.6.1试验设备

低温试验箱温度控制在(一30士2)℃,落球冲击试验仪附有质量为500g的钢球一个,并备有密度为45~60kg/m2的150mm×150mm厚度15~20mm软质聚氨酯泡沫垫一块;200mm×200mm×30mm木质垫板-块。

4.5.6.2试验步骤

取200mm×200mm试样三片,将试样分别水平放置在低温试验箱内,在温度(30土2)℃下保持5h,然后分别取出试样立即置于落球冲击试验仪上,见图1示,令钢球(事先将钢球置于试样上方,钢球心距试样表面正上方1m)自由落下,目测试样受冲击后状态,以三个试样中受损最严重的作为试验结果。

泡沫垫

4.5.7热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取250mm×250mm试样三片,将试样摆放在平板玻璃上,然后水平放入(110土2)C的鼓风干燥箱内.保持48h取出,放置在常温下1h,然后按GB13022规定进行断裂伸长率试验,试样为耳型,试验320

QB/T 2029 - 94

速度为(100士10)mm/min,以每组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4.5.8光泽度

沿试样横向(宽度)取任意三点,用60°角测定试样正面光泽度,以三点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5检验规则

5.1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配方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每批数量不得超过50t。5.2抽样

规格及外观按GB2828规定进行,采用二次正常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1,合格质量水平(AQL)6.5,见表5。

物理机械性能从被抽取的任意一卷中按4.1要求裁取试样进行试验。表5

26~50

91~150

151~280

281~500

500以上

5.3出厂检验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出厂检验项目为3.1、3.2及3.3条中的1、2、3、4、5、9项。5.4型式检验

合格判定数

型式检验为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a.

正常生产每年进行一次;

如材料、工艺、配方有较大改变时:b.

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d.

5.5判定规则

5.5.1合格项的判定

5.5.1.1规格及外观的判定

规格及外观检验结果按表5进行判定。5.5.1.2物理机械性能的判定

不合格判定数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若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从原批中抽取双倍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物理机械性能合格。321

5.5.2合格批的判定

QB/T2029--94

规格、外观、物理机械性能按规定的项目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合格。5.5.3产品质量等级的判定

按全部检验结果的最低等级判定。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每卷产品必须附有合格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注册商标、类别、规格、批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厂址、标准代号、检验员章。6.2包装

每卷产品必须用塑料薄膜包装,两头用塑料片材封头,并用胶带贴封,远途运输按双方协议要求包装,用于发运的外包装箱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质量、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厂址、防潮标志。6.3运输

运输时防止机械碰撞,防止日嗮雨淋。6.4存

产品应存放在清洁、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并立卷存放,距离热源2m以外,贮存期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一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科学研究所、长春市塑料一厂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德英、张国范、董晓微、柳长宇。322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