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5244-2001 液压阀用电磁铁》主要涉及液压阀中使用的电磁铁。在该标准中,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电性能检测:包括励磁电流、线圈电阻等参数的检测。
  • 机械性能检测:包括吸力、吸合时间、释放时间等。
  • 环境适应性检测:如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下的电磁铁性能。
  • 寿命测试:电磁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测试。
  • 安全性测试:检查电磁铁在意外条件下的安全性。

检测方法:

  • 电性能:通过标准电桥和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流。
  • 机械性能:使用测力计和时间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 环境测试:在高低温试验箱和湿热试验箱中进行测试。
  • 寿命测试:使用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连续工作和断续工作的耐久性检查。
  • 安全性测试:包括短路试验和过载试验,使用专用安全性测试设备。

涉及产品:

  • 用于液压系统中控制液流的电磁控制阀的电磁铁。
  • 各类液压动力单元中配套使用的电磁铁组件。
  • 其他在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中对电磁铁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和组件。

这些检测是为了确保液压阀用电磁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能够保持可靠的性能和安全性。

JB/T 5244-2001 液压阀用电磁铁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液压阀用电磁铁

标准号:JB/T 5244-200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1-03-29

实施日期:2001-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244-2001 液压阀用电磁铁的简介

JB/T5244-2001本标准是对JB/T5211-1991《液压阀用电磁铁》的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有变动。本标准规定了电磁铁通用的基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的的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结构、性能要求及验证电磁铁满足这些要求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在单相交流50Hz、60Hz,电压至380V或单相桥式全波整流(不加小组波装置)直流电压至220V的控制电路中,作电磁阀控制有的开关型液压阀用电磁铁。本标准不适用于比例阀用电磁铁。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本次是第一次修订。JB/T5244-2001液压阀用电磁铁JB/T5244-2001

JB/T 5244-2001 液压阀用电磁铁的部分内容

ICS25.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244-2001

液压阀用电磁铁

Solenoid

2001-03-29发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01-07-01实施

JB/T5244—2001

本标准是对JB/T5244—1991《液压阀用电磁铁》的修订。本标准依据GB/T14048.1—1993的要求,对JB/T5244—1999的技术变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增加了橡胶密封件的耐老化性能。2.对交流电磁铁的噪声、电磁铁的最低外壳防护等级、耐湿热性能试验后的最小绝缘电阻值、冲击耐受电压值、定期试验规则等均作了修改。3.根据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老客户实际使用的反映,扩大了直流电压的使,用范围,删除了激磁线圈上的有关标志:增加了湿式电磁铁温升修正系数K,脉冲油压试验从型式试验调整到特殊试验项目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替代JB/T5244—1991。本标准由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明达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仲夏夫。

本标准于1991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是第一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液压阀用电磁铁

Solenoid

JB/T5244—2001

代替JB/T5244-1991

本标准规定了电磁铁通用的基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的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结构、性能要求及验证电磁铁满足这些要求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在单相交流50Hz、60Hz,电压至380V或单相桥式全波整流(不加滤波装置)直流电压至220V的控制电路中,作电磁阀控制用的开关型液压阀用电磁铁(以下简称电磁铁)。本标准不适用于比例阀用电磁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423.4—1993

GB/T2828——1987

GB/T2900.18—1992

GB/T 4207—1984

GB/T 4942.2—1993

GB/T14048.1—1993

3定义和符号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按GB/T2900.18,并补充如下

3.1定义

3.1.1湿式阀用电磁铁

它是单行程的电磁铁,压力油允许流人电磁铁的导套内。当线圖激磁时,依靠电磁力把衔铁从起始(打开)位贸吸合到闭合(吸持)位置。当线圈失电后,依靠阀的复位力把街铁推至原来的起始位置。

3.1.2干式阔用电磁铁

它是单行程的电磁铁,压力油不允许流人磁路、线圈等部分。当线圈激磁时,依靠电磁力把衔铁从起始(打开)位置吸合到闭合(吸持)位置。当线圈失电后,依靠阀的复位力把衔铁推至原来的起始位置。

3.1.3交流本整型阀用电磁铁

自身带有整流装置的单行程直流阀用电磁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3-29批准2001-07-01实施

3.1.4全行程

JB/T5244—2001

衔铁在电磁铁导套内移动的最大位移。3.1.5行程

街铁从行程起始位置到闭合位置能保证电磁铁输出力特性的有效位移。3.1.6行程的起始位置

能保证电磁铁输出力特性的衔铁开始其行程时所处的位置。3.1.7行程的闭合位算

由于电磁力的作用,在衔铁可靠吸合后所处的位置。3.1.8吸力

按照行程方向,电磁铁在克服内部摩接力后输出的有效作用力。对交流电磁铁而言系指呈周期性的脉动吸力的平均值。

3.1.9保持力

电磁铁在激磁线圈通电后,铁处在吸持位置时输出的有效作用力。对交流电磁铁而言系指呈周期性的脉动吸力的最小值。

3.1.10剩磁力

电磁铁在激磁线圈断电后,衔铁处在吸持位置时残留的保持力。3.2符号

额定工作电压;

U——额定绝缘电压;

一激磁线圈端电压;

—额定工作电流:

相对地电压:

一交变湿热试验;

一相比漏电起痕指数:

电磁铁激磁线圈在允许最高空气温度下的热态直流电阻值;电磁铁的热态工作电流:

P.-试验油压的最大值。

4分类

4.1型式

电磁铁为装甲螺管式,具有防护外壳,无复位装置。4.2分类

4.2.1按电源形式分为

a)直流阀用电磁铁;

b)交流阀用电磁铁:

c)交流本整型阀用电磁铁。

4.2.2按结构型式分为

a)湿式解用电磁铁;

b)于式阀用电磁铁。

4.3型号及含义

JB/T5244—2001

派生代号

带信号灯;无“x”则不带信号灯带插头座,无“c”则不带插头座湿式型,无“Y\为干式型

额定吸力(N)

设计序号

电源代号:J-交流;Z-直流;B-交流本整型阅用

电磁铁

4.4电磁铁的主参数为额定行程下的额定吸力,其主参数见表1。表1额定行程下的额定吸力

配用阀通径

毅定行程

3.6. 4, 6.7

额定吸力N

由于配套阀的压力、流量不同,具体参数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执行5特性

5.1控制电压等级

a)DC:12,24,110,220V。

b)AC,50Hz:110,220,380V。

5.2额定T.作制

按GB/T14048.1—1993中5.3.4.1。5.3控制电源电压

电磁铁控制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为85%~110%。6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6.1正常工作条件

6.1.1周图空气温度

按GB/T14048.1—1993中6.1.1。6.1.2海拨

按GB/T14048.11993中6.1.2。

6.1.3大气条件

6.1.3.1湿度

按GB/T14048.1—1993中6.1.3.1。6.1.3.2污染等级

电磁铁的污染等级为“污染等级2”。JB/T5244—2001

电磁铁应工作在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中,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尘埃(包括导电尘埃)。

电磁铁应工作在没有雨雪侵袭的地方。6.2安装条件

6.2.1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

电磁铁的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应在其体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6.2.2安装类别

电磁铁的安装类别为“安装类别Ⅱ”7结构和性能要求

7.1结构要求

7.1.1耐老化性能

橡胶密封圈应具备耐老化性能。7.1.2耐湿热性能

7.1.2.1电磁铁应具有适应湿热环境的能力,除具体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外,应按照GB/T2423.41993中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的严酷等级为最高温度达40℃,试验周期为6d。7.1.2.2在低温高湿阶段最后1~2h时测量,此时试验箱(室)中温度为25℃±3℃,相对湿度宜控制在95%~98%范围内,避免在产品上有凝露出现,影响测试结果。先测量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表2所列数值,然后再进行1min工频耐压试验,但试验电压为表6规定值的80%。表2绝缘电阻最小值

精定绝缘电压U

绝续电阻最小值

7.1.3电磁铁的装配质量

电磁铁装配后,衔铁应能灵活滑动。7.1.4零部件要求

>60 ~660

电磁铁所有非耐蚀黑色金属制成的零部件,除磁系统的工作极面及摩擦部分外,必须有防锈保护。磁系统的工作极面应洁净,并涂以防锈油脂。塑料件应光洁、无裂纹,引出线无开裂折断现象。7.1.5电气间隙

电磁铁的最小电气间隙值如表3。表3最小电气间隙

相对地电压直流平均值U

最小电气间源

>100-150

>150-300

>300-600

7.1.6爬电距离

JB/T5244-2001

电磁铁的最小爬电距离应符合表4规定。表4:最小爬电距离

额定绝缘电压U,

>63-125

>125-250

>250~400

爬电距商

材料组别

关于绝缘材料组别的划分,可按它们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值划分为四个组别:绝缘材料组别1:CTI≥600;

绝缘材料组别Ⅱ:600>CTI≥400绝缘材料组别Ⅲa:400>CTI>175;绝缘材料组别Ⅲb:175>CTI≥100。7.1.7外壳防护等级

电磁铁外壳最低防护等级为IP54。7.1.8引出线

电磁铁的激磁线圈电源引线可采用引出线(接地装置在阀体上)或插头座两种形式。7.1.8.1电磁铁激磁线圈的引出线应有足够的机强度,每根引线能承受电磁铁本身重量的负荷力而不产生有害的损伤。

7.1.8.2电磁铁的插头座的连接尺寸应符合图1的规定。保护接地片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片和外壳应连接可靠。

7.1.8.3交流本整型电磁铁所带的整流装置应按图2方式接线,整流元件安放位置:非塑料外壳的电磁铁放在本体上;塑料外壳的电磁铁放在插座内。在插座上应有带整流装置的明显标志,辅助接触片“3”与接触片“”(或“2”)应在插座内用导线相连。18±0.10

a)插脚和接地片位置及标记

01'0*8'

b)插脚尺寸

JB/T5244-2001

图!插头座连接尺寸

图2整流装置接线图

6.3±0.15

c)接地片尺寸

7.1.8.4在接触片“1\、“2”处必须有避免浪涌电压损坏二极管的保护元件7.2性能要求

7.2.1介电性能

500F80

7.2.1.1当电磁铁的电气间隙小于表3数值时,则必须进行冲击耐压试验,其冲击耐压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相对地电压和冲击耐压值的相应关系相对地电压直流平均值

>50~100

>100150

>150~300

>300-600

安装类别Ⅱ

冲击耐压值

注:表中所列冲击耐受电压值是在海裁2000m处试验值。脉冲耐压试验若不在海拨2000m处进行,则脉冲射受电压的峰值还须乘以修正系数,其值按GB/T14048.1—1993中表24的规定。7.2. 1.2

JB/T5244—2001

电磁铁应能承受表6所列试验电压值1m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表6工频耐压的试验电压值

额定绝缘电压U

>60~300

>300-600

7.2.2剩磁力

电磁铁的剩磁力应不大于额定吸力的18%。7.2.3温升

按GB/T14048.11993中7.2.2.6。7.2.4吸力

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交流有效值

在试验地点的周围空气温度为最高值,激磁线围温升达到稳定后,在额定行程内,电源电压为85%额定值时,电磁铁的吸力均应不小于具体产品标准所规定的额定吸力。7.2.5耐油压性能

湿式电磁铁的导套应能长期可靠地承受不低于10MPa油压,不得有外渗漏、零部件损坏等不正常现象。导套承受油压的数值应在具体产品标准中规定。7.2.6耐低温性能

电磁铁应适应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输和贮存,应能经受-25C的低温贮存试验。在试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尚须持续进行低温试验,时间为16h。经试验后塑料油漆件及引出线等不得有凸起、开裂现象。7.2.7顶块硬度

交流电磁铁的顶块硬度应不低于38HRC。7.2.8噪声

交流电磁铁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加以额定负载,激磁线圈电压为额定值,在衔铁正常闭合后测量磁系统噪声,其噪声(A声功率级)值不得超过60dB(A)。7.2.9机械寿命

电磁铁的机械寿命应不低于表7所列数值的吸合与释放次数。表7机械寿命的分类

电磁铁型式

交流干式型

直流干式型

交道本整式型

交流湿式型

直流湿式型

交流本整湿式型

脉冲油压寿命

机恢寿命次数

60 ×10

10 ×10#

湿式电磁铁的导套如需经受不低于10°次的脉冲油压试验,则脉冲的p。值应不低于10MPa(所配7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