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5288.3-1991 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该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承载能力测试
  • 传动效率的测定

检测方法:

  • 采用加载试验台对减速机进行承载能力测试,观察其在不同行星齿数和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 通过输入与输出功率的比值来测定传动效率,通常需要在特定的转速和负载情况下进行相关测量。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这种减速机广泛用于各种传动系统中,尤其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设备和其他需要精准功率传输的行业。

通过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可以保证摆线针轮减速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JB/T 5288.3-1991 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

标准号:JB/T 5288.3-199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1-07-22

实施日期:199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288.3-1991 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摆线针减速机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的测试条件、装置、精度、程序、数据处理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双轴型(包括电动机直联型改装成双轴型)一级传动减速机。双轴型二级和三级传动减速机,亦应参照使用。JB/T5288.3-1991摆线针轮减速机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JB/T5288.3-1991

JB/T 5288.3-1991 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定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288.3-1991

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

测定方法

1991-01-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

测定方法

JB/T5288.3-1991

本标准规定了摆线针轮减速机(以下简称减速机)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的测试条件、装置、精度、程序、数据处理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双轴型(包括电动机直联型改装成双轴型)一级传动减速机。双轴型二级和三级传动减速机,亦应参照使用。

引用标准

ZBY110

3术语

转矩转速测量仪

转矩转速传感器

3.1传动效率

减速机的传动效率,除另有规定外,通常是指在额定输入转速下达到额定输入功率(或输入转矩)时,输出功率(或输出转矩)对额定输入功率(或输入转矩乘以传动比)的比值。3.2温升稳定

温升稳定是指减速机运行时,润滑剂的温度在30min内变化不大于1℃。4试验条件

4.1减速机试验应在专用的试验台上进行。4.2减速机试验时,室内的环境温度应在5~40℃范围内。减速机周围空气应自由流通,不允许采取强迫流通的方式。

5试验台架、设备、仪器及其要求5.1试验台架、设备

a.试验平台或立式减速机试验台架;b原动机(原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应能满足被测减速机在测试时所需的输入功率和转速的要求);

加载器(加载器应能满足对被测减速机进行负载和过载试验的要求);c

d、增速机(增速机的设置,视加载器的需求而定);e.联轴器。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1-01批准1991-07-01实施

5.2仪器

JB/T5288.3-1991

a.转矩转速传感器(与转矩转速测量仪配套,精度级别应不低于1级,并符合ZBY111的规定);b.转矩转速测量仪(与转矩转速传感器配套,精度级别应不低于1级,并符合ZBYI10的规定);转矩传感器(与转矩测量仪配套,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土1%);c.

d.转矩测量仪(与转矩传感器配套,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土1%);e.转速数字显示仪(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土1个字)。试验装置

6.1试验装置是由试验平台、原动机、传感器、被测减速机、增速机、加载器和联轴器所组成(见试验装置示意图)。

a.lo2oo.oooaopooog.eo.aoo.D9aoa.apepbm试验装置示意图

1一试验平台;2—原动机;3和5—传感器;4—被测减速机6—增速机;7—加载器;8、9、10、11和12-联轴器6.2试验装置安装后的同轴度,应符合传感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精度要求。7测试精度要求

7.1转矩测试的精确度,应不低于1%。7.2转速测试的精确度,应不低于1%。7.3输入转矩的准确度,应不低于5%。8测试程序及方法

8.1准备工作

8.1.1所有测量仪器都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符合精度要求。8.1.2试验前被测减速机与增速机机体内应加入该机型所规定的润滑剂。8.1.3被测减速机及试验设备与传感器等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安装。测量前,仪器应进行自校。8.2负载试验

8.2.1被测减速机应在额定转入转速下,按其工作所规定的旋转方向进行负载试验。8.2.2被测减速机在进行负载试验前,应进行30min的空载试验,并应符合国家标准《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规定

8.2.3空载试验后,进行负载试验。负载试验时,按被测减速机输入端的额定输入功率的25%、50%、75%和100%四个阶段逐步加载,其中前三个加载阶段的每一阶段运转时间不大于2h。在额定输入功率为100%加载阶段的运转时间,应以润滑剂温升稳定为准,但不少于2h。在每个加载阶段内应同时从被测减速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测取10组转速、转矩数据。2

8.3过载试验

JB/T5288.31991

8.3.1负载试验后,减速机应在额定输入转速下,按其输入端的额定输入功率的160%进行过载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2min。

8.3.2过载试验后,减速机应能正常运转。9数据处理

9.1转矩测得值的处理

9.1.1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按式(1)计算:T

式中:T

同一加载阶段,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Nm;

T一同一加载阶段,输入或输出转矩的各次测得值,Nm;N同一加载阶段的测量次数。

9.1.2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标准离差(标准差),按式(2)计算:S

式中:S一同一加载阶段,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标准离差(标准差),Nm;V同一加载阶段,输入或输出转矩各次测得值的剩余误差(残差),Nm。

9.1.3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剩余误差,按式(3)计算:V=T,- ..

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允许误差,按式(4)计算:9.1.4

式中:X-

同一加载阶段,输入或输出转矩测得值的允许误差,N系数,由表1查出。

9.1.5按式(3)计算同一加载阶段输入、输出转矩各次测得值的剩余误差Vi,并将V,逐个与允许误差X进行比较,如果V超过土X范围,则为过失误差,应予剔除(输入、输出转矩测得值应成对剔除)。9.1.6第一次剔除过失误差后,应按9.1.1~9.1.5条的程序重新进行计算、比较、如果仍有过失误差,应再予剔除。允许剔除的过失误差不超过5对,超过5对时,应重新进行测试。9.1.7按式(1)计算剔除过失误差后的各加载阶段的输入转矩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T,和输出转矩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T。为计算传动效率的有效值。9.2传动效率计算

各加载阶段的传动效率,按式(5)计算:3

式中:”一

传动效率,%;

一减速机传动比;

JB/T5288.3—1991

x100%:

T同一加载阶段,剔除过失误差后的有效输入转矩算术平均值,Nm;Teu

一同一加载阶段,剔除过失误差后的有效输出转矩算术平均值,Nm.

测试结果的判定

减速机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测试结果的判定,以减速机的机型号及传动比为评价参量。1承载能力的判定

双轴型一级传动减速机承载能力的判定见表2。表2双轴型一级传动减速机承载能力判定级别

传动比

输入轴转速

机型号

输入轴转速

应符合国

家标准《摆

线针轮减

速机》的

1500r/min

输入功率kW(承载能力)

输入功率kW(承载能力)

1000r/min

注:粗折线上方为输入转速1500r/min所对应的输入功率;粗折线下方为输入转速1000r/min所对应的输入功率。10.2传动效率的判定

减速机传动效率的考核,以减速机负载试验加载100%额定输入功率阶段所测得的有效输出转矩算术平均值对有效输入转矩算术平均值乘以传动比的比值为准。级传动减速机传动效率的判定见表3。机型号

JB/T5288.31991

级传动减速机传动效率

传动效率判定级别

应符合

国家标

准《摆

线针轮

机》的

斜线上方的效率指标为粗折线右侧传动比所对应的效率值;斜线下方的效率指标为粗折线左侧传动比所对应的效率值。

JB/T5288.3-1991

附录A

减速机输入功率与转矩的换算

(参考件)

减速机进行负载和过载试验时,其输入端输入的功率与转矩的换算公式如下p

T=9549二

式中:T输入转矩,N

—输入功率,kW;

额定输入转速,r/min。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天津市石化通用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天津市石化通用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寅生、段炳钩。6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摆线针轮减速机

承载能力及传动效率

测定方法

JB/T 5288.31991

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

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

邮编100044)

开本880×12301/16

5印张5/8

字数12,000

1991年10月第一版1991年10月第一次印刷印数00.001-1000

定价1.60元

编号0108

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ac.cn166188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