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5777.3-2002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是针对电力系统二次电路设备制定的标准。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
  • 机械操作试验
  • 介电强度试验
  • 绝缘电阻测试
  • 接地连续性检查
  • 功能试验
  • 温升试验
  • 抗电磁干扰试验
  • 防护等级测试

对于每个项目,标准中通常会详细说明具体的检测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或简单测量工具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确认无明显缺陷。
  • 机械操作试验:对机械操作部分进行多次操作,以验证其正常功能和可靠性。
  • 介电强度试验:在规定的电压下,检查设备的耐电压性能,确保不会发生闪络或击穿。
  •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控制及继电保护屏内的绝缘电阻值。
  • 接地连续性检查:使用接地导通测试仪检查设备与接地装置之间的电气连续性。
  • 功能试验:模拟实际工作状态,检查设备各项功能的正常性。
  • 温升试验: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运行设备,测量关键部位的温升值。
  • 抗电磁干扰试验:通过模拟电磁干扰环境,测试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 防护等级测试:根据IP等级标准,检测设备的防护性能,如防尘和防水能力。

此外,该标准适用于的产品主要是:

涉及产品:
  • 控制屏
  • 继电保护屏
  • 控制柜
  • 继电保护柜
  • 控制台和保护台

这些产品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二次电路中,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

JB/T 5777.3-2002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

标准号:JB/T 5777.3-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07-16

实施日期:2002-12-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777.3-2002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的试验项目、程序及方法。JB/T5777.3-2002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JB/T5777.3-2002

JB/T 5777.3-2002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ICS29.120.70

(D,a EEAn1 2 0 11 >UDuBEQ+e ×/2002-07-164

JB/T5777.32002

JB/T5777.31991

2002-12-01

JB/T5777.3—2002

本标准是对JB/T5777.3--1991《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以下简称原标准)的修订,

本标准与JB/T5777.3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引用标准改为最新版本。

去掉原标准中的7.2.1~7.2.6,将其改为:a)7.2.1基本动作性能和时间特性试验:特殊性能试验:

b))7.2.2

c)7.2.3

专用继电器试验。

—增加:

屏、柜、台用装置的试验:

b)7.6.3.13过电压保护:

c)7.6.3.14低电压保护:

d)7.6.3.15距离保护。

e)第14章电磁兼容试验(对静态产品)标准的章条作了修改。

本标准代替JB/T5777.3-—1991。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李全喜。

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

1范围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的试验项目、程序及方法。JB/T5777.3—2002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电路使用的控制屏(柜)、保护屏(柜)(仅包括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保护和25MW及以下水、火电厂维电保护)控制台、直流屏(柜)[以下简称屏(柜、台)】等电气成套设备基本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程序。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保护屏和主设备保护屏的试验程序和方法由另外的标准予以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4728.1--1985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总则(neqEC60617-1:1985)GB/T4728.2-~13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3962—2002.综合重合闸装置技术条件3试验条件和试验用仪器仪表要求3.1试验条件

3.1.1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为: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1.2试验电源性能:

交流电源频率:50Hz±1Hz。

交流电源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因数不大于5%(或2%)。交流电源中直流分量:偏差为峰值的2%。直流电源中交流分量(纹波):不大于6%。交流电源系统的不平衡度应不大于5%(或1%)。各相电流大小相等,偏差不大于各电流平均值的1%。各相电压与该相电流间的夹角应大小相等,偏差不大于2°3.1.3当出现争议时,可按GB/T7261—2000中4.1.2和4.2规定的基准条件下进行仲裁。JB/T5777.3—2002

3.2试验用仪器、仪表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时使用的仪器、仪表精度应满足下面要求。3.2.1一般使用仪表精度应根据被测量的误差等级按表1进行选择。表1仪表精度等级

仪表精度

数字仪表精度

6位半

3.2.2测量相位用仪表不低于1.0级。3.2.3测量温度用仪表误差为士1℃。≥0.5%~1.5%

5位半

4位半

4位半

3.2.4测量时间用仪表:当测量时间大于1s时,相对误差不大于5/1000:测量时间小于或等于1s时,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

3.2.5其他测试仪表精度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并符合有关计量认证的要求4试验内容

外观与结构检查。

4.2机械检查。

4.3电气性能检查。

4.4绝缘性能检查。

4.5功率消耗测试。

4.6热性能试验。

4.7影响量及影响因素极端范国试验。4.8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

4.9电源影响试验。

4.10电磁兼容试验。

5外观与结构检查

5.1屏(柜、台)架各尺寸检查

5.1.1屏(柜、台)架的外形尺寸、垂直度、平面度、孔的位置度均应在没有安装元器件时进行。5.1.2外形尺寸测量:用钢直尺和钢卷尺进行测量。必要时可采用光栅(或磁栅)数显位移测量系统进行仲裁。

测量时应先选择足够的基准点,逐次测量每个外形尺寸。如屏架外形尺寸测量可先选择屏架任意两个对应的平面的不同方向的两条对角线的四个端点作为基准,见图1(图1是以选上、下两平面的两条对角线的4个端点作为基准)分别测量X、Y、Z3个方向的12个外形尺寸。高度、宽度及深度的尺寸误差不超过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5.1.3垂直度测量:用钢直尺和钢卷尺进行测量。必要时可采用光栅(或磁栅)数显位移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测量时可测量被测量要素所构成平面的对角线和外形尺寸,见图2a)当测量外形尺寸时,AX应满足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数值。当用对角线方法测量时,L一L2=△X应不大于产品标准规定的数值(指屏高方向,其他方向可按比例推算)

当出现争议时,可见图2b)的方法测量进行仲裁。5.1.4平面度测量:用钢直尺的测量边作为一理想的直线,垂直放置在屏(柜、台)面板上,观察并测量钢直尺到屏(柜、台)面板的距离来确定平面度。2

图中:=arcco

b?+22~a2

JB/T5777.3—2002

测量时,要先观察与被测量面所显示出的最大和最小的间隙处,然后用塞尺测量间隙的大小用此方法在被测面板上最少测量3处,以确定其平面度误差的最大值(即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值),该最大值应低于企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数值。5.1.5孔的位置度测量:用卡尺测量,测量方法按GB/T1958--1980规定进行。测量后的同一零件面板开孔位置度误差及不同零件面板开孔位置度误差不大于企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数值,5.1.6开孔误差测量:用卡尺测量,开孔精度应符合相应元器件的开孔要求。5.1.7门和翻板与边框间缝隙的测量:用塞尺测量;对于带有门和翻板结构的屏(柜、台)架,需要测量门和翻板与边框间隙的大小尺寸,测量时应分别测量上、中、下三处的缝隙,该缝隙是否均勾,是否有碍门或翻板转动。

5.1.8以上各尺寸的大小都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要求,如出现超差,当误差大于公差、小于两倍公差时,均按一般缺陷计;大于两倍公差时,按主要缺陷计。5.2屏(柜、台)架质量检查

5.2.1屏(柜、台)架机械强度检查:屏(柜、台)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屏(柜、台)上安装好所有的元器件后,检查屏(柜、台)架是否产生开裂现象。5.2.2屏(柜、台)面板质量检查:检查屏(柜、台)架的刚性,屏(柜、台)在安装好元器件后是否变形:在操作各元器件时,是否有晃动和能否承受电动力的冲击。5.2.3组装好的屏(柜、台)架检查:5.2.3.1组装好的屏(柜、台)架是否整洁、牢固。对于焊接组装的屏(柜、台)架,检查各焊接处焊缝的质量,有无焊穿、裂缝、夹渣或气孔等现象,药皮和溅渣是否清除干净。

对于用构件组装的屏(柜、台)架,检查连接部分是否牢固,有无防松动的措施。5.2.3.2组装好的屏(柜、台)架底脚是否平稳,有无明显的歪斜现象。5.2.4检查各元件安装孔的质量:各安装孔边缘是否平整,有无毛刺和裂口,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5.2.5检查屏(柜、台)架是否提供紧固安装设施(包括与地基固定的连接构件,拼屏用的构件以及运输装卸的设施)和安全接地设施,并检查接地处标志是否明显,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2.6检查屏(柜、台)架下部是否设有穿线孔,以便于调试、检测接线用。5.3屏(柜、台)铭牌、符号及标志的检查屏(柜、台)铭牌、符号及标志正确、清晰、齐全,且易于辨别,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5.4涂覆层质量的检查

5.4.1涂覆层的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显的色差和眩光,5.4.2检查涂覆层,不应有砂粒、起皱、流痕、斑点、气泡、手印和粘附物等缺陷JB/T5777.3—2002

5.4.3涂覆层应牢固,不应有露底的现象。检查涂覆层质量时,应有光照度相当于一般晴朗日、采光较好的室内光线下进行。检查者的视力为正常,并应在被检面0.5m~1m处进行观察。5.5模拟线质量检查

模拟线中的图符画法应符合国家标准GB/T4728.1-1985、GB/T4728.2~13,其位置大小可根据有关的技术文件进行检查,模拟线的额色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及工厂自定的色板进行检查,是否与所代表的电压等级相吻合。

5.6对元器件安装的检查

5.6.1根据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各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是否正确:元器件是否具备产品合格证书及有关证明和标记,

5.6.2对于安装于屏(柜、台)面板上的元器件应做到横平竖直,不允许有明显的歪斜现象,若有,可以允许调整,调整后仍无法做到横平竖直时,应作为一般缺陷。5.6.3检查元器件安装的紧固质量,紧固件的数量和种类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紧固件的安装应符合有关要求。

5.6.4检查安装于屏(柜、台)后的元件有否悬吊现象,对应设有绝缘底板的安装件,检查绝缘底板是否备齐。5.7对连接导线和配线质量的检查5.7.1检查导线的颜色及采用的线径是否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5.7.2检查线束布置是否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5.7.3对于用行线槽配线的产品,检查行线槽是否固紧,行线槽出口处是否光滑、有无尖棱。对用绑线法配线的产品,检查线束内的导线数量有无超过规定,线束的配置是否横平竖直,绑处是否有损坏导线绝缘层的现象。

5.7.4检查每根导线端头是否有号牌,其标志与安装接线图是否相符合。5.7.5检查连接端连接导线的数量,原则上只许一根导线,最多两根,并检查连接端接触的可靠性与松动的情况。

5.7.6用万用表或接通指示器检查导线连接是否符合产品接线图的要求5.8检查记录

以上外观与结构检查结果均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凡不符合要求均应按一般缺陷逐个累计。6力学性能检查

6.1对有门及翻板等可动的部分,应模拟使用情况检查其力学性能,将门或翻板启闭五次,检查开启角度的大小,以及在最大开启位置时有无磕碰元件现象。启闭过程中有无发卡现象,关闭后门锁是否锁紧、是否可靠,试验五次中出现一次问题,按一般缺陷记载、6.2对于屏(柜、台)上安装的按钮,各类开关等操作元件,要进行模拟操作五次,不允许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按一般缺陷记数。6.3对于插拨式的元器件,应插拔方便,且同类元器件应具有互换性。插拔五次,如发现插拨不便或困难,按一般缺陷记载。

6.4对于具有整定机械的元器件,应进行五次手动整定,整定方式应灵活、方便,如发现不正常现象时,按一般缺陷记载,对于元器件中的可动部分,也应进行机械检查,不应出现发卡等现象。6.5面板上的手动模拟批示器,应操作灵敏,能反映模拟线的各种状态。6.6对于具有其他机械功能的器部件,均应按其使用功能要求进行检查。7电气性能试验

7.1电气性能试验一般电路图

电气性能试验一般电路图见图3。L+C

7.2控制、保护屏用继电器的试验7.2.1基本动作性能和时间特性试验按GB/T7261—2002的规定进行。7.2.2特殊性能试验

按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进行。

7.2.3专用继电器的试验

S——控制开关

按GB/T7261-2002和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7.3屏、柜、台用装置的试验

7.3.1动作值准确度的测试(测试整定范围内任一整定值)按GB/T7261--2000中7.2的规定。OUu

JB/T5777.3—2002

输出电压

朝出电流

信号输人

辅助电源

7.3.2动作时间及延时准确度的测试(延时准确度测试整定范围内任--整定值)按GB/T7261--2000第8章的规定。7.3.3测控单元的测试(测试测量范围内任一值)按GB/T7261—2000第26章的规定。7.3.4最大灵敏角及动作区的测试按GB/T7261--2000中7.2的规定。7.3.5其他试验内容及方法

按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进行。

7.4控制屏(台、柜)电气性能试验控制屏一般由开关控制回路、信号回路、测量回路所组成。JB/T5777.3—2002

开关控制回路

将试验电源分别接人产品相应的输人端子,根据其控制的电路,分别操作相应的并关,应接通或断开所控制的电路,若控制电路带有相应的信号回路时,信号回路应发出信号(如灯光信号和音响信号)。带电操作五次,都不应出现不正常现象。7.4.2信号回路

将试验电源接人产品相应的输入端子,模拟各信号回路所反映的功能时(如自动重合闸、电压断线等功能),该功能的信号回路应正确发出信号。模拟试验五次,不应出现不正确的信号。7.4.3测量回路

将试验电源接入产品相应的输人端子,并给测量回路施加激励量,测量仪表指示应符合设计要求。

7.5中央信号屏(控制屏)试验

7.5.1电气性能试验

中央信号控制屏和一般控制屏一样,由开关控制回路、信号回路、测量回路所组成,其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同7.4。

中央信号屏主要由中央信号回路继电器、电压监继电器、信号继电器、接地信号继电器及装置等部分组成。继电器的试验内容根据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试验方法按7.2的规定进行;装置的试验内容根据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试验方法按7.3的规定进行。7.5.2功能试验

7.5.2.1不装设脉冲(冲击)事故信号回路的试验a)按图4接线:

b)按试验按钮SB,事故信号蜂鸣器HA发出音响信号:c)按解除按钮SB2:音响信号消失:d)合开关S,(或S2),HA发出音响信号,信号灯HL发出灯光信号:e)按SB1,信号消失;

f)模拟熔断器FU熔断,拔除FU,熔断器监测动作,并延时发出灯光信号。7.5.2.2具有脉冲事故信号回路或预告信号回路的试验a)按图5接线:

b)按试验按钮SB,脉冲信号KA动作,蜂鸣器HA或警铃发出音响信号:c)按解除按钮SB2:音响信号HA消失:d)合开关S2(或S3),KAs动作,HA发出音响信号,同时信号灯HL发出灯光信号;e)按SB2,音嗨信号和灯光信号消失,7.5.2.3具有延时信号脉冲和瞬时信号脉冲的预告信号回路的试验a)按图6接线:

b)合试验按钮SB,延时信号脉冲继电器KA,动作,时间继电器KT,动作,延时发出音响信号:c)按SB3,音响信号消失:

d)其他试验步骤同7.5.2.2中a)~h)。7.5.2.4其他功能试验

根据产品的原理线路图及企业产品标准进行。7.6保护屏(柜)

7.6.1各继电器电气性能试验

各继电器电气性能试验内容根据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试验方法按7.2的规定进行。7.6.2各装量电气性能试验

JB/T5777.3—2002

各装置电气性能试验内容根据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子试验方法按7.4的规定进行。

事故信号蜂鸣器:KA,

事故信号蜂鸣器

事故信号解除按钮

事故信号试验按钮

串故信号音响起动1

事故怡号音响起动2

熔断部监测继电器

熔断器熔断信号

配电装置事故信号1

配电装置事故信号2

配电装事故信号中间继电器

事故宿号中间继电器:SB

一事故信号解除按钮:

SB事故信号试验按锂:KAz、KAs—配电装截中间继电器:KT-熔断器监测继电器(延时有或无继电器)HL图4

7.6.3保护及自动化屏的功能试验根据所构成继电保护屏的功能,决定试验项目。信号灯:SJ、St—开关:FU-

熔断器。

在进行功能试验时,直流回路应施加额定电压,各保护按要求投人,并整定好定值。7.6.3.1电流速断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