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5777.4-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中,涵盖了多个检测项目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并且涉及多种产品。以下是对其中关键内容的概述:

一、检测项目:

  • 输入输出性能检测
  • 效率测试
  • 电气强度测试
  • 温升测试
  • 绝缘电阻检测
  • 稳定性测试
  • 短路保护测试
  • 湿热环境测试
  • 振动和冲击测试
  • 抗干扰能力测试

二、检测方法:

  • 输入输出性能检测通常使用精密电压和电流表来测量设备的输入输出特性。
  • 效率测试通过比较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来评估。
  • 电气强度测试使用高压发生器在规定条件下对绝缘性能进行测试。
  • 温升测试一般在额定负载情况下持续运行,并监控关键部位的温度变化。
  • 绝缘电阻检测通过测量设备各部分间的电阻来进行。
  • 稳定性测试旨在评估设备在一定负载、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 短路保护测试通过短路输出端观察设备的自我保护能力。
  • 湿热环境测试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设备进行长时间运行试验。
  • 振动和冲击测试通过专用振动试验机进行模拟测试。
  • 抗干扰能力测试在电磁兼容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三、涉及产品:

  • 直流电源设备
  • 蓄电池充电装置
  • 通信电源
  • UPS电源设备
  • 各种直流稳压电源设备

以上是对标准《JB/T 5777.4-2000》中的检测项目、方法及所涉及产品的基本概述。这些检测有助于确保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JB/T 5777.4-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标准号:JB/T 5777.4-2000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0-11-29

实施日期:2001-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777.4-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的分类、通用技术条件、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直流电源设备(以下简称产品)。该产品用于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站等电气设备、安全自动监控装置和通信电路中的直流电源系统,作为控制、信号、通信、保护及直流事故照明、动力装置等的直流电源设备。本标准也适用其它行业,如冶金、化工、铁路等系统中厂内变电站等所使用的直流电源设备。本标准仅适用于新的产品。JB/T5777.4-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JB/T5777.4-2000

JB/T 5777.4-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压机械戒行业标准JB/T5777.42000

2000-11-294

2001-01-01面

JB/T5777.4±2000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产品分类.

5通用要求.

6技术要求.

7安全要求.·

8结构及工艺要求·

9试验方法…

10检验规则…

1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其它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蓄电池事故放电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电磁兼容试验

直流电源设备充放电运行过程特性.10

JB/T5777.4±2000

本标准是根据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标准制定修订部分,计划编号为98462205,对原ZBK45017-1990《电力系统用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和JB/T5777.4-1992《电力系统用镉镍蓄电池直流系统电源屏(台、柜)》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电力系统用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本标准在对原ZBK45017-1990和JB/T5777.4-1992修订时,保留了适用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要求的内容,修改了不适用的条款,并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所形成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特性,补充规定了新的内容。主要有;

充电装置:

一删掉技术指标达不到电力系统要求的磁饱和式充电机的技术要求;一对于相控式充电装置的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由微机控制的相控式充电装置的技术要求:增加了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的技术要求。蓄电池:

增加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及有关性能要求。整屏功能部分:

增加了“三遥”功能的要求,以适应无人值班变电站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安全性能;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000-4系列电磁兼容等标准对直流电源设备提出了电磁兼容的要求,增加了抗扰度和电磁发射的要求。1MHz和100kHz振荡波抗扰度试验:一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一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一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一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电磁发射限值(含传导和辐射两部分)试验:谐波电流、电压闪烁和波动限值试验。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附录B为提示的附录。

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JB/T5777.4-1992。本标准由全量度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许昌继电器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许昌继电器研究所、许继集团电源公司、河南电力勘测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汕头自动化电器设备总厂、北京长河机电公司、南空通讯电气设备总厂、汕头天健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天行、白忠敏、李全喜、于崇干、刘百震、娄生等。II

G20P xEe/

JB/T5777.42000

JB/T5777.41992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直流电源设备的分类、通用技术条件、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直流电源设备(以下简称产品)。该产品用于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站等电气设备、安全自动监控装置和通信电路中的直流电源系统,作为控制、信号、通信、保护及直流事故照明、动力装置等的直流电源设备。本标准也适用其它行业,如冶金、化工、铁路等系统中厂内变电站等所使用的直流电源设备。本标准仅适用于新的产品。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900.1-1992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2900.11-1988

2900.17-1994

2900.32-1992

2900.33-1993

6113.1-1995

7261-1987

7266-1987

7267-1987

蓄电池名词术语(eqvIEC60050(486):1986)电工术语电气继电器(eqvIEC60050(446):1977)电工术语电力半导体器件

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neqIEC60050(551):1982)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电气控制台基本尺寸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电气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继电器、继电保护装置的振动(正弦)试验(eqVIEC60255-21-1:1988)11287-2000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egvIEC60255-21-2:1988)低压电器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17625.1-1998

17626.2-1998

(idtIEC61000-3-2: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61000-4-2:1995)

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61000-4-3:1995)

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 IEC61000-4-4:199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17626.5-1998

(idt IEC61000-4-5:1995)

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17626.6-1998

(idtIEC61000-4-6:1996)

2000-11-29

2001-01-01

JB/T5777.42000

GB/T17626.8-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8:1993)

GB/T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10:1993)

GB/T17626.1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11:1994)

GB/T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12:1995)

JB/T 5777.3-1991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基本实验方法GB/T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idtIEC6100-53:1994)3定义

本标准所用术语的定义均符合GB/T2900.1、GB/T2900.11、GB/T2900.17、GB/T2900.32和GB/T2900.33的规定。此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定义。3.1初充电(恒流)boostcharge(constant-current)在充电装置脱离负载情况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其充电电流在充电电压范围内应保持稳定,并符合蓄电池的技术要求。

3.2浮充电floatingcharge

在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端同时接蓄电池和负载,在负载电流范围内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在正常运行时,充电装置承担经常负荷,同时向蓄电池组补充充电,以补充蓄电池的自放电,使蓄电池以满容量的状态处于备用。

3.3均衡充电equalizingcharge

为补偿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压不均勾现象,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内而进行的充电,称为均衡充电。蓄电池事故放电后进行的补充充电,也称为均衡充电。3.4波纹系数ripplefactor

脉动直流电量的峰值与谷值之差(或称峰一峰值),与直流电量平均值之比。3.5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产生不允许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3.6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任何有可能劣化器件、设备或系统性能的电磁现象。3.7电磁抗扰度electronagneticinterference由于电磁骚扰引起的器件、传输通道或系统的劣化。注:骚扰和抗扰度分别是指原因和结果。3.8抗扰性(对骚扰而言)immunity(toadisturbance)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器件、设备或系统运行功能不被劣化的能力。3.9严酷等级severitylevel

在抗扰性试验中规定的影响电磁量的值。2

3.10共模电压

commonmodevoltage

JB/T5777.42000

在每一导体和所规定的参照点之间(往往是大地或机架)出现的相量电压的平均值。3.1差模电压differentialmodevoltage在规定的一组有效导体中任意两导体之间的电压。3.12无线电抗扰度radiointerference在射频频段内的电磁抗扰度。

3.13传导抗扰度conductedinterference沿着导线传播的电磁抗扰度。

3.14辐射抗扰度radiatedinterference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电磁抗扰度。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号及含义

直流电源设备的型号应按以下规定的方式进行编制,对于直流电源设备中的充电装置及馈电屏在单独生产时,型号的编制方式应按有关标准进行。口

电压等级

蓄电池容量

设计序号

充电装置种类

直流电源(电力系统用)(Z)

设备结构形式

1电压等级:设备输出的额定电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为220、110、60、48、24(V)。2蓄电池容量(Ah):安时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3充电装置种类用下列字母表示:G一高频开关充电装置(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构成):w一微机型机控式充电装置:

」一集成电路型相控式充电装置4设备结构形式用下列字母表示:P一屏;

G—柜。

4.2产品规格及参数

产品规格及参数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4.3产品外形尺寸

产品外形尺寸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可优先采用以下外形尺寸:2200mm×800mm×600mm(不包含眉头高度60mm)。4.4产品重量

产品重量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通用要求

5.1一般要求

JB/T5777.42000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和签署完整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2标准试验条件

标准的试验条件见表1。

表1标准的试验条件

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工作位置

5.3影响量和影响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影响量和因素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见表2。标准试验条件

86~106

45%~75%

垂直安装,任一方向不超过2

表2影响量及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极限值影响量和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kPa

相对湿度

工作位置

5.4对使用场所的其它要求

标称范围

-5~+40、0~45、-10~+50(+55)

24h日平均温度不超过35℃

80~110

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无凝露,最高温度为40℃时,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50%。

偏离基准位置任一方向5°。

a)使用场所不出现超过GB/T11287和GB/T14537规定的严醋等级为I级的振动和冲击值;b)使用场所不得有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不允许充满水蒸汽及较严重的霉菌存在:c)使用场所应具有防御雨、雪、沙的设施:d)使用场所任一方向不超过0.5mT外磁场感应强度。5.5环境温度极端范围极限值

环境温度极端范围极限值为-25℃和+65℃。在运输、贮存的条件下,产品不加激励量,应能耐受此范围内的温度极限值,不应出现不可恢复的损坏。5.6基本技术参数

5.6.1输入额定电压及频率

三相电压:380V±10%、50Hz±2%单相电压:220V±10%、50Hz±2%5.6.2输出直流额定电压:220、110、(60)、48、(24)V。4

JB/T5777.42000

5.6.3充电装置输出直流额定电流:应优先采用下列数值2、5、10、20、30、50、(80)、100、160、200、250、315、400、630A。

5.6.4蓄电池额定容量:可优先采用下列数值10、20、40、80、100、150、200、250、300、350、400、600、800、1000、2000、3000Ah。6技术要求

6.1充电装置

6.1.1分类

a)磁饱和型充电装置(本标准不规定其技术要求);b)相控式晶闸管型充电装置(集成电路型、微机型):c)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式充电装置。6. 1.2 技术条件

6.1.2.1功能要求

a)充电装置应具有初充电、浮充电、均衡充电等功能:b)微机型的充电装置还应具有运行方式自动切换的功能:c)应具有过流、过压等保护功能;d)根据需要可具有“三遥”功能或通信接口。6.1.2.2充电特性

充电装置的充电特性应满足蓄电池的种类和制造厂的规定。充电特性如图1、图2所示。u. I

图1镉镍蓄电池

图2铅酸蓄电池

6.1.2.3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系数的技术参数各类充电装置(含浮充电、均充状态下)的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系数的技术指标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表3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系数技术要求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相控型

微机相控型

开关电源型

稳压精度

稳流精度

纹波系数

a)稳压精度

JB/T5777.42000

在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土10%时,负载电流在0~100%额定值下,各类型充电装置在不同运行方式下所规定的电压调节范围内其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稳压精度应按(1)式计算:Ux -Uz×100%

Us一稳压精度:

U,一充电装置的输出电压的整定值;(1)

U一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土10%范围内,负载电流在0~100%额定电流范围内变化,充电装置的输出电压的极限值。

b)稳流精度

在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土10%时,输出电流整定为10%~100%额定值,充电电压在规定的电压变化范围内,充电装置的稳流精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稳流精度按式(2)计算:Im-Iz

I一稳流精度:

Iz一输出电流的整定值:

Is一输入电压为额定值土10%范围内,充电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充电装置输出电流的极限值。c)纹波系数

在稳压状态下,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及额定电压土10%,负载电流在0~100%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当充电装置的负载为纯电阻负载时,其输出电压的脉冲量峰一峰值与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之比的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纹波系数按(3)式计算:输出电压脉动量的峰一峰值

纹波系数=-

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6.1.2.4限压特性和限流特性

a)限压特性:

1)限压稳定范围:可在额定电压的105%~145%范围内选择:(3)

2)充电装置在稳流状态下运行时,当输出直流电压超过限压整定值时,装置应能自动限制其输出电压:

3)限压特性稳压精度:其稳压精度应符合6.1.2.3要求的1.5倍。b)限流特性:

1)限流的整定范围为额定输出电流的50%~110%:2)充电装置在稳压状态下运行(包括浮充电和均衡充电状态),当负载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时:装置应能自动限制输出电流:

3)限流特性的稳流精度:其稳流精度应符合6.1.2.3要求的1.5倍。6.1.2.5稳定电压调节范围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