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JB/T 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的产品信息: ### 检测项目 1. **材料检测**

检查端盖式滑动轴承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2. **尺寸与公差**

检查轴承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标准的公差要求。

3. **硬度检测**

测试轴承材料的硬度,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

4. **表面粗糙度**

测量表面粗糙度,以确保滑动性能。

5. **耐磨性测试**

检查轴承材料的耐磨性能。

6. **机械性能测试**

测量轴承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

7. **热处理状态**

检查热处理后的硬度和组织结构。

### 检测方法 1. **材料成分分析**

通过化学分析法获取材料的成分。

2. **尺寸测量**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工具进行详细测量。

3. **硬度测试**

使用洛氏硬度计或布氏硬度计进行评估。

4. **粗糙度测量**

采用粗糙度仪进行检测。

5. **耐磨性实验**

使用磨损试验机进行估测。

6. **机械性能测试**

使用拉伸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7. **热处理试验**

采用金相检测仪进行组织结构检查。

### 涉及产品

该标准涉及的产品包括用于电机的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主要用于支撑电机转子,并提供必要的摩擦控制和稳定性。

该标准确保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各种工业应用需求。

JB/T 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5888.1-2000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0-04-24

实施日期:2000-10-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用端盖式滑动轴承(以下简称轴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转速在1500r/min及以下的一般卧式电机所用轴承座与轴瓦接触面为球面的轴承。JB/T5888.1-2000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5888.1-2000

JB/T 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29.1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888.1-2000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nd bracket type plain journalbearings of DQ series used in electrical machines2000-04-24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JB/T5888.1-2000

本标准是JB/T5888一1991《电机用DQ系列滑动轴承DQ系列滑动轴承”的技术条件,编号为JB/T5888.1一2000。本标准首次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结构与尺寸》的系列标准。作为“电机用本标准由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忠、何全波。本标准由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负责解释。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电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

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nd bracket type plain journalbearingsofDQseriesused inelectricalmachinesJB/T5888.1-2000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用端盖式滑动轴承(以下简称轴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转速在1500r/min及以下的一般卧式电机所用轴承座与轴瓦接触面为球面的轴承。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55—2000

旋转电机一定额与性能

GB/T3141—1994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电机用DQ系列滑动轴承结构与尺寸JB/T5888—1991

3型号与规格

型号与规格按JB/T5888的规定。4技术要求

4.1轴承是电机产品之部件,除塑料透明件不得有漆膜外,其内部涂耐油漆,表面的油漆与产品相同,4.2轴承应能在下列条件下连续运行:—运行地点的环境空气温度按GB/T755规定:-轴承应平行于水平面工作,承受径向负荷,不允许承受外来轴向力:—在电机正常运行中轴承的允许温度为80℃:—复合供油的供油压力为50kPa,进油温度为15~40℃:一油环供油时,润滑油温度不低于5℃;一绝缘轴承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2。4.3轴承座与轴瓦接触面为球面,具有自动调心功能。4.4轴承座油室不允许渗漏。

4.5轴承座和轴瓦的分半结合面应平直吻合,任何一处间隙应不大于0.05mm。4.6轴瓦的轴承合金在浇铸后应紧密结合在瓦体上,不得有脱壳现象。轴瓦合金运行表面不允许有肉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4-24批准2000-10-01实施

JB/T5888.1-2000

眼可见的伤痕、气孔、砂眼、裂纹及其他缺陷。4.7分半面配对的零件在加工后应作好标记,以免混淆。4.8轴瓦油腔和轴瓦内表面平滑过渡,轴瓦运行表面不需要刮削。4.9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保持严格清洁状态,并应在轴瓦内圆表面涂少量润滑油。油环接头处的连接零件不得松动和凸出,油环必须保持良好形位精度,4.10

4.11在电机运行时轴承应无明显痕迹的渗漏油现象,4.12

轴承的负荷能力及供油方式见附录A。复合供油轴承的循环油量见附录B。5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轴承及其零件的内外表面质量用目测检验;粗糙度用粗糙度样块对比检验。5.2车

轴承尺寸用通用量具检验。

5.3分半结合面间隙用塞规检验。5.4轴承座油室渗漏用煤油灌注1h目测检验。5.5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定。5.6轴承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为合格品。5.7轴承使用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按电机产品标准的规定。6包装、运输和贮存

6.1轴承的包装根据地区不同与电机产品的包装规范一致。与产品整体包装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在装运过程中转子对轴承冲击。

6.2包装前轴承座油室应排去润滑油,再作防锈处理。6.3轴承单独包装时,必须注意以下内容:a)所有外露加工面涂以防锈油,轴瓦内圆贴以薄膜;b)定位锥销、底脚螺栓、垫圈等小零件应用袋或小箱集中包装以免散失,测温装置装于小箱中时四周填以缓冲材料,防止损坏:c)轴承内腔清洁防锈处理后,轴承端盖孔处用纸板封没,以保持内部清洁。6.4轴承运输时避免受潮、碰撞。6.5轴承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2

JB/T5888.1-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轴承的负荷能力及供油方式

轴承的负荷能力及供油方式按表A1规定,表A1轴承的负荷能力及供油方式轴

表列数值为环境空气温度40℃时,轴承的负荷能力。1

2表中粗折线范围以内,可以用油环供油。转速

3在粗折线范围以外,应采用复合供油,如散热条件良好或负荷低于表列数值时,通过计算也可采用油环润滑。4表中尺寸“D”表示轴瓦内径,“B”表示轴瓦的有效工作长度详见JB/T5888一1991。B1复合供油轴承的循环油量见表B1。JB/T5888.1-2000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复合供油轴承的循环油量

表B1复合供油轴承的循环油量

注:尺寸“D”

“B”的代表意义见表A1。

JB/T5888.1-2000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轴承的润滑油选用

轴承的润滑油粘度等级应符合GB/T3141的规定,并按表C1选用。表C1轴承的润滑油选用

额定转速

1000~1500

轴承直径

≤Φ160

≥±180

≤中160

变速电机按最低转速选用。

润滑油

ISO粘度等级

运动粘度范围(40℃)

同一机组中不同轴径的轴承用润滑油按大轴径选用。经常起动和正反转的电机应选用粘度等级高一号的润滑油。28.8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电动机用DQ系列端盖式滑动轴承技术条件JB/T5888.12000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出版发行

(北京翠微路2号院主楼

邮编:

100036)

http://www.CEEIA.com

2001年3月第一版

印数1-500

2001年3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2.00元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