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5923-1997 气动气缸 技术条件》中涉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密封性能检测:重点检测气缸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密封性能。
  • 耐压力检测:确保气缸能够承受一定的超压而不发生破裂。
  • 行程检测:确保气缸活塞杆在规定范围内的运动行程。
  • 低温性能检测:检查在低温条件下气缸的运行能力。
  • 高温性能检测:评估气缸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
  • 耐腐蚀性能检测:确保气缸在腐蚀环境中能够正常运作。

在检测方法方面,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

  • 压力测试:利用压力测试仪,对气缸施加超压以观察其密封和耐压能力。
  • 行程检测仪测量:通过行程检测仪测量活塞杆的运动行程,确保符合规定值。
  • 温度测试:利用恒温实验进行高低温测试,以确保气缸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
  • 腐蚀试验:通常通过盐雾试验来检验气缸材料和涂层的耐腐蚀能力。

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各类气动气缸,包括但不限于标准气缸、薄型气缸、微型气缸等。其他类似气动元件也可能涉及到类似的技术条件和检测要求。

JB/T 5923-1997 气动气缸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气动气缸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5923-1997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7-10-05

实施日期:1998-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923-1997 气动气缸 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气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在气压传动系统中使用的双作用、缸径6~400mm的活塞式普通气缸(简称气缸)。JB/T5923-1997气动气缸技术条件JB/T5923-1997

JB/T 5923-1997 气动气缸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923—1997

气动气缸技术条件

1997-10-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8-01-01实施

JB/T5923-1997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标准JISB8377-1991气缸》,并与JB/T5923-91&气缸试验方法》合并修订,

本标准从生效之目起,同时代替JB/T5923一91。本标准由全国波压与气动标委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筹庆方大气动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烟台气动元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恩泉、牟文隆。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气动气缸技术条件

JB/T 59231997

代警JB/T5923-91

本标准规定了气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在气压传动系统中使用的双作用、缸径6~400mm的活塞式普通气缸(简称气缸)。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启动玉力

使气缸活塞开始起动并继续全行程运行的压力。2.2最低工作压力

能保证气缸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最低压力。2.3空载状态

气缸不带任何外加负载时的工作状态。2.4活塞部内泄滞

气缸缸简内圆面与活塞外圆面之间的泄漏。2.5活塞杆部外泄漏

活塞杆与气缸端盖导套之间的泄滞。2.6稳态条件

允许记录试验参数测量数值的变化范围。3技术要求

3.1工作条件

3.1.1公称压力0.63,(0.8),1.0MPa。3.1.2最低工作压力见表1。

表1最低工作压力

最低工作压力

3.1.3工作介质:经过除水过滤的压缩空气(供油型可含有油雾)。3.1.4环境温度和介质温度5~60℃。低于5C时介质中的水分需作特殊处理。3.1.5活塞运动速度v≤500mm/s。3.2技术性能

3.2.1启动压力

机械工业部1997-10-05批准

125~400

1998-01-01实施

JB/T 5923—1997

气缸空载状态下,其启动压力应不高于表2规定。表2启动压力

启动压力

3.2.2负载性能

32~100

125400

在气缸活塞杆轴向加入相应的阻力负载,其值相当于表3规定的气缸最大理论输出力的百分值,活塞运行速度约为150mm/s时,活塞运行应平稳,各部件应无异常情况。表3最大理论输出力的百分值

32~400

气缸最大理论输出力计算式:

式中:F,一无活寒杆端的最大理论输出力,N;F:有活塞杆端的最大理论输出力,N;力

公称压力,MPa;

D-—气缸内径,mm下同);

d—-活塞杆直径,mm(下同)

3.2.3耐压性能

(Dd)

最大理论输出力的百分值

气缸通入1.5倍公称压力,保压1min,各部件不得有松动、永久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3.2.4密封性能

气缸分别通入公称压力和最低工作压力时,其活塞部的内泄滞量不得大于(3十0.15D)cm*/min,活塞托部的外泄漏量不得大于(3十0.15d)cm\/min,其他部位不允许有泄滞现象3.2.5耐久性

气缸的耐久性应符合表4规定。

表4耐久性

耐久性

3.2.6外观

>250万次

气缸外观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表面应无剩落、划痕、碰伤等缺陷。气缸的裸麟表面应进行防离蚀处理(耐腐蚀材料除外)。2

>300km

4试验

4.1试验条件

4.1.1分质

JB/T 59231997

经过过滤,除水含有油雾的玉缩空气,过滤精度为25~50μm,分水效率不低于80%。4.1.2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35℃;

环境相对湿度≤85%,

4.1.3测量仪器和稳态条件

4.1.3.1测量仪器

型式检验应不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等级,出厂检验应不低于C级测量准确度等级。参照表5。表5测量准确度等级

测量仪器参数

4.1.3.2稳态条件

测蛋准确度等级

被控参数平均指示值在表6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允许记录试验参数测量值。表6温度、压力平均指示值范围

测量准确度等级

盗度指示值变动范围

压力指示变动范围

4.2试验方法

4.2.1启动压力

试验回路可参照图1。节流阅全开,气缸水平放置,经往复运动数次后,在空载状态,从零气压开始侵慢加压,直到活塞开始运动,并能运行至全行程。这样往复试验三次,赠此压力即为启动压力,其值应满足3.2.1的规定。

4.2.2负载性能

试验回路可参照图2。在活塞杆轴向施加表3规定的负载,在气缸两端气口交替通入公称压力,调节排气量,令活塞平均速度约150mm/s,沿全行程往复运动三次以上,检查气缸的动作情况应符合3.2.2的规定。

JB/T5923-1997

1-气源,2-三联件,3-向阀,4—单向节流阀;5—被试气缸图1试验装置系统原理图

1-气源:2一三联件;3一换向阅:4单向节流阔,5一技试气缸;6-加载装置图2试验装置系统原理图

4.2.3耐压性能

试验在空载条件下进行。

JB/T 59231997

在气缸两端气口交替通入1.5倍公称压力的气压,分别保压1min,检查气缸各部位情况,应符合3.2.3的规定。

4.2.4密封性能

在耐压试验后空载状态下进行。试验时保持气缸的静止状态,向气缸两端气口交替通入最低工作压力和公称压力,分别检查活塞部位的内泄漏和活寒杆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外泄漏,泄漏情况应符合3.2.4的规定,

4.2.5耐久性

试险间路可参照图2.

在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施加相当手气缸最大理论输出力的50%的负载,在被试气缸两端气口交替通入公称压力,调节排气口流量,使活塞平均速度达到200mm/s,活案沿全行程作往复运动,试验可连续或断续进行,其累计行程达到3.2.5的规定后,重复4.2.1~4.2.4试验并仍应符合要求。4.2.6外观

气缸外观的检查方法,采用目测法和手感法进行,应符合3.2.6的规定。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每台产品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广。5.1.2出厂检验分为必检项目和抽检项目。出厂必检项目;3.2.1,3.2.4,3.2.6出厂抽检项目:3.2.3

5.1.3气缸产品抽检数量为每个生产班次生产量的2%,但不得少于三台。5.1.4判定规则

在抽检的产品中如有不合格项目,则该项目应加倍抽检,如仍有不合格,则对该批产品的该项目逐台(件)进行检验。

5.2型式试验

5.2.1气缸产品须经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投产。5.2.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都应进行型式检验:a)试制的新产品(包括老产品转厂);b)由于改进设计、工艺或变更材料,其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时;c)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

5.2.3抽样、判定

气缸型式检验抽检数量为三台(件),其中一台(件)进行全项目检验,其余两台只除耐久性项目外的其他性能检验。在检验中,如有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检,如全部合格,孵型式检验仍判为合格,若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6产品标志、包装及贮存

6.1产品标志

在产品表面的适当位置上固定铭牌,铭牌应清晰、美观、端正、大方。铭牌上应标出:a)产品名称及型号;

b)公称压力:

c)制造厂名称;

d)制造日期。

6.2包装

JB/T59231997

气缸产品的包装方式和方法,可由制造厂按运输部门的规定或与订货单位协商确定,但应确保产品在正带运输中不致损坏。

在包装的外表面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及型号;

e)数量:

d)毛重及外型尺寸;

e)收货单位及地址:

()注明\小心轻款”“防潮”和“防压\等标志;g)装箱日期。

6.3随机文件

a)产品使用说明书;

b)出厂合格证明。

6.4忙存

气缸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腐蚀的室内。6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