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T 2363-1992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硅油的运动粘度检测。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信息:

检测项目:

1. 硅油的运动粘度(通常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例如25°C和100°C)。

检测方法:

1. 使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量,按照标准说明的步骤进行实验。 2. 在规定的温度下,对样品进行恒温控制,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 通过测量硅油通过毛细管的时间来计算其动力粘度。

涉及产品:

1. 各种类型的硅油,例如:

  • 二甲基硅油
  • 苯基硅油
  • 其他改性硅油

该标准对于硅油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确保产品在应用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HG/T 2363-1992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标准号:HG/T 2363-1992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994-12-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363-1992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的简介

HG/T2363-1992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HG/T2363-1992

HG/T 2363-1992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363-92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1992-10-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标准换网m.beoo.con199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平氏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硅油运动粘度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不大于10°mm/s的硅油运动粘度的测定2引用标准

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技术条件

SY3607

JJG155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方法提要

HG/T236392

在25℃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过一支已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的液体的运动粘度,4试剂

4.195%乙醇(GB679);

4.2甲苯(GB684);

4.3铬酸洗液:用70g的重铬酸钾(GB1609)溶解于1000mL的浓硫酸(GB625)中。5仪器与材料

5.1平氏粘度计

毛细管内径分别为0.4、0.6、0.8、1.0、1.2、1.5、2.0、2.5、3.0、3.5、4.0、5.0、6.0mm应符合SY3607的要求并按JG155进行检定和确定常数,详细规格见图1和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2-10-07批准标准按按网eeo.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充费下款1993-05-01实施

@40±2

@18±1

@18±1

图1毛细管粘度计

(毛细管内径为0.4~4.0mm)

4毛细管;2、3、5—扩张部分;HG/T2363—92

1、6—管身;7—支管;α、b—标线5.2恒温浴

外09±1

外09±

图2毛细管粘度计

(毛细管内径为5.0~6.0mm)

4—毛细管;2、3、5-扩张部分;1、6—一管身;7—支管:a、b—标线08

带有透明壁或装有观察孔的恒温浴,高度不小于180mm,容积不小于2L,并附有自动搅拌装置和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控温精度不得超过±0.IC,5.3温度计

采用经校准并修正过的,分度值不大于0.1C的水银温度计或其他测温仪器,5.4计时器

采用分度值不大于0.1s的秒表或其他计时仪器,其准确度应在±0.07%以内,5.5其他

电烘箱或吹风机、洗耳球或其他减压装置、粘度计夹子、线坠或其他调垂直装置、乳胶管等6试验步骤

6.1试样的处理

对于含有机械杂质的试样应事先过滤。6.2粘度计的选择

标准按按网u.c各类标准行业演料充费下教HG/T2363—92

测定试样的运动粘度时,应根据试样粘度的大致范围选择适当的粘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间不少于200s,毛细管内径为0.4mm的粘度计的流动时间不得少于350s6.3粘度计的清洗及干燥

对新购置、长期未使用过的或沾有污垢的粘度计,要用铬酸洗液浸泡2h以上,再用自来水、蒸馏水依次洗涤。每次测定后的粘度计可用甲苯或其他适当的溶剂浸泡数小时后,再用自来水冲洗残液,然后,用95%乙醇和蒸馏水依次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将洗净的粘度计置于烘箱中,在105土2℃下烘干,冷却至室温,管口用滤纸包好后存放待用。6.4试样的装人

在内径符合5.1条要求且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中装人试样,按图所示,在装样前,先将乳胶管套在支管管口7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6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然后将管身1插人装有试样的容器中,这时利用洗耳球或其他减压装置将液体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1、扩张部分2和3中的液体产生气泡。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从容器内提起粘度计,并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1的管端外壁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7取下乳胶管套在管身1上,6.5仪器的安装

将装有试样的粘度计浸人已准备好的恒温浴中,并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浴温保持在25±0.1C,恒温至少15min,注意在固定粘度计时,必须把粘度计扩张部分2浸没至少一半,温度计要用另一支夹子来固定,务使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中央点,6.6试样的测定

6.6.1将粘度计调整成垂直状态,利用铅锤线从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观察毛细管的垂直情况。6.6.2利用毛细管粘度计管身1所套着的乳胶管,将试样吸人扩张部分2,使试样液面稍高于标线&,并且注意不要让毛细管和扩张部分中的液体产生气泡。6.6.3让试样自由流下,观察试样在管中的流动情况,液面正好达到标线α时,启动秒表开始记时;液面正好达到标线b时,停止计时,6.6.4用秒表测定流动时间,应重复至少四次,其中各次测定的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0.5%,

然后,取不小于三次的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结果计算

在温度25C时,试样的运动粘度2s按下式计算:V2s =C· 25

式中:v25———25℃时,试样的运动粘度,mm2/s;C-粘度计常数,mm2/s;

t2s—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S.

例:粘度计常数为0.8148mm2/s,试样在25℃时流动时间为263.6、263.4、263.6、261.4s因此,流动时间(s)的算术平均值为2

各次流动时间(s)与平均流动时间的允许差数等于:263.0×0.51.4

标准提损网baboea.comHG/T2363—92

因为261.4与平均流动时间之差,已超过1.4s,所以,这个读数应弃去,计算平均流动时间只采用263.6、263.4、263.6s的读数,它们与算术平均值之差都没有超过1.4s,故平均流动时间(s)为:

263.6+263.4+263.6

试样运动粘度(mm2/s)的测定结果为:263.5

2s=C.t2s=0.8148×263.5-214.78精密度

用以下数据来判断测定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8.1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对同一试样的两个平行测定,其结果之差不得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8.2再现性

不同操作者,在不同实验室用相同型号的不同粘度计对同一试样的测定,其结果之差不得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

9报告

9.1粘度的测定结果数据,取四位有效数字,9.2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的运动粘度,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TC15/SC4)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成都有机硅应用研究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素、李承刚。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4283一83《硅油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提损网.b2soeo.com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裁中华人民共和

化工行业标准

硅油运动粘度试验方法

HG/T2363-92

化工行业标准编辑部

(化工都标准化研究所)

邮改编码:100013

化工部标化研究所

版权专有 不得赢印

开本880×12301/16

印张为李数8000

1993年5月第一版

1993年5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标准换携网·wwbsoes.cm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