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3286.7-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的检测项目:
  • 硫量的测定。
检测方法:
  • 该标准中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高温燃烧法或其他适当的化学方法来进行。
  • 具体的化学方法可能包括燃烧后用红外吸收法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硫,或通过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
涉及的产品:
  • 石灰石
  • 白云石

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钢铁生产、化工等行业,因此硫量的分析对于确保材料质量和工艺稳定性至关重要。

GB/T 3286.7-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

标准号:GB/T 3286.7-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12-07

实施日期:1999-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286.7-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硫酸钡重量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本标准适用于石灰石、白云石中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冶金石灰中硫量的测定。第一篇硫酸钡重量法,测定范围:硫量大于0.10%;第二篇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范围:硫量0.01%~0.50%;附录A(标准的附录)燃烧-碘滴定法,测定范围:硫量大于0.010%。GB/T3286.7-1998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量的测定GB/T3286.7-1998

GB/T 3286.7-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的部分内容

GB/T 3286.7—1998

本标准对GB/T3286.14—1984《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锁重量法测定硫量》和GB/T3286.15一1993《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将原两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分二篇叙述,第一篇硫酸钡重量法,第二篇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本标准第一篇硫酸重量法非等效采用JISM8850:1994《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中硫量测定方法。本标准此次修订在“范围”中明确也适用于冶金石灰中硫量的测定。“允许差”中增加了实验室内许差。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GB/T3286《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九个分标准:GB/T3286.1氧化钙量和氧化镁量的测定;GB/T 3286.2

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GB/T3286.3

GB/T 3286. 4

氧化铝量的测定;

氧化铁量的测定;

GB/T 3286.5

氧化锰量的测定;

GB/T3286.6磷量的测定;

GB/T3286.7硫量的测定;

GB/T3286.8灼烧减量的测定;

GB/T 3286.9二氧化碳量的测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3286.14—1984和GB/T3286.15—1993。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冶金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原治金工业部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负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宏燕、黄月华、赵品珍、钱家松、高介平、蔡填云。本标准于1984年2月首次发布,1993年3月发布的GB/T3286.15—-1993代替GB3286.15-1984次甲基蓝光度法测定硫量的方法。7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灰石、自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limestone and dolomite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phur content本标准规定了用硫酸锁重量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GB/T 3286. 7 -- 1998

代替GB/T3286.14—1984

GB/T 3286.15—1993

本标准适用于石灰石、白云石中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冶金石灰中硫量的测定。第一篇硫酸钡重量法,测定范围:硫量大于0.10%;第二篇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范围:硫量0.01%~0.50%;附录A(标准的附录)燃烧-碘滴定法,测定范围:硫量大于0.010%。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007.2-1987散装矿产品的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第一篇硫酸钡重量法

3方法提要

试样用硝酸、氯酸钾、盐酸分解,将硫转化成硫酸盐,以高氯酸冒烟除去硝酸。试液过滤去硅,用抗坏血酸-EDTA掩蔽铁、铝等离子,在稀盐酸溶液中,加入氟化钡溶液,使其成硫酸钡沉淀,过滤,灼烧,称量,以硫酸钢重量法测定硫量。4试剂

4.1硝酸(p1.42g/mL)。

4.2 盐酸(p 1. 19 g/mL)。

4.3高氟酸(p1.67g/mL)。

4.4盐酸(1+1)。

4.5氨水(1+1)。

4.6氯酸钾饱和溶液。

4.7抗坏血酸溶液(20g/L),用时配制。4.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Lc(EDTA)一0.05mol/LJ:称取3.72gEDTA于200mL烧杯中,加约100mL水,加热下滴加氮水(4.5)至试剂溶解,冷却,过滤后用水稀释至200mL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2-07批准1999-07-01 实施

GB/T 3286.7 -1998

4.9氯化钡溶液(100g/L):取50g氯化钡(BaClz·2Hz0)溶于适量水中,过滤后用水稀释至500mL。4.10甲基橙溶液(1g/L)。

4.11硝酸银溶液(10g/L)。

5仪器

分析中,仅用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6制样

按GB/T2007.2制备试样。

6.1试样应加工至粒度小于0.125mm。6.2石灰石、白云石试样分析前在105~110℃于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6.3冶金石灰试样的制备应迅速进行,制成后试样立即置于磨口瓶或塑料袋中密封,于于燥器中保存,分析前试样不进行干燥。

7分析步骤

7.1试料量

称取2.00g试料,精确至0.001g。对冶金石灰试样,应快速称取试料。7.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7.3测定

7.3.1将试料(7.1)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湿润,盖上表皿。缓缓加人20mL硝酸(4.1),待激烈反应停止后,加10mL氯酸钾饱和溶液(4.6),4mL盐酸(4.2),加热分解,继续低温加热蒸发试液至近干,取下,冷却。

注:在测定过程中工作环境要避免三氧化硫烟雾。7.3.2用少量水冲洗表血和杯壁,加4mL盐酸(4.2),8mL高氟酸(4.3),继续低温加热冒高氯酸烟至于,取下,冷却。

7.3.3用水冲洗表皿和杯壁,加5mL盐酸(4.2),用水稀释至50mL,加热至沸,溶解盐类。趁热用中速定量滤纸将试液过滤于400mL烧杯中,以热水洗净烧杯,洗沉淀5~6次。7.3.4滤液用水稀释至约200mL加10mL抗坏血酸溶液(4.7),放置3~5min,加10mLEDTA溶液(4.8),加二滴甲基橙溶液(4.10),用氨水(4.5)中和至溶液呈黄色,再滴加盐酸(4.4)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并过量4.0mL,用水稀释至约250mL,7.3.5将试液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15mL氯化钡溶液(4.9),于80~95℃处保温2h,取下,于室温静止过夜。

7.3.6用二张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沉淀用热水转移至滤纸上,每次用少量水洗涤沉淀和滤纸,直至滤液无氟离子(用硝酸银溶液(4.11)检查)。7.3.7将滤纸连同沉淀置于已恒量的铂埚中,仔细干燥、灰化,将铂埚于800~850℃的高温炉中灼烧30 min。取出铂,稍冷,置于于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至恒量。8分析结果的表述

按式(1)计算硫的质量百分数:[(mi - m) - (ms = m)]× 0. 137 4 × 100S(%)=

式中:mi

-硫酸钡沉淀和铂埚的质量,g;m

铂埚的质量,g;

GB/T 3286. 7 1998

-空白试验和铂埚的质量,g;

空白试验用铂的质量,名;

m—试料量,g;

9允许差

-硫酸钡换算为硫的换算系数。

实验室内二个独立分析结果的差值和二个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表1所列相应的允许差。对冶金石灰试样,不作实验室间允许差要求。表1

0.10~0.25

>0. 25~~0. 50

10方法提要

第二篇

实验室内允许差

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实验室间允许差

试料与三氧化钨混合,在氮气流中于1275℃土25℃加热燃烧,将试样中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以酸性碘化钾-淀粉溶液吸收,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11试剂

11.1氮气:纯度大于99.5%。

11.2助熔剂:三氧化钨(含硫量小于0.001%),粉状。11.3盐酸(1.5+98.5)。

11.4碘化钾-淀粉溶液:称取2.0g可溶性淀粉于300mL烧杯中,加5mL水,混合均匀。加人50mL沸水,不断搅拌,加热煮沸约1min,冷却。另取3.0g碘化钾溶解于10mL水中,将此溶液加人淀粉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混勾。用时配制。11.5碘酸钾标准溶液

11.5.1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103)0.003121mol/L]:称取0.1113g已在105110℃干燥2h并冷却至室温的碘酸钾(不低于99.9%)溶于水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勾。11.5.2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0,)=0.001560mcl/L]:称取0.1113g已在105~~110℃C干燥2h并冷却至室温的碘酸钾(不低于99.9%)溶于水中,移人2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勾。12仪器及装置

GB/T3286.7-1998

1314[15

1氧气瓶;2氮气压力表;3 --流量计;4—缓冲瓶;5—洗气瓶,内盛铬酸饱和硫酸;6-干燥塔,内盛碱石灰;7-洗气瓶,内盛硫酸(g1.84g/mL);8干燥塔,内盛无水氟化钙;9-瓷舟10-管式炉;11-自动温度控制器(热电偶);12—瓷管,13--两通活塞;14—导气管;15-吸收杯;16—满定管图1硫量测定装置示意图

$35±1

磨砂要不糖水

浮子在液体中

能自动荐起

图2吸收杯

测定硫量装置见图1。

12.1管式高温炉(卧式):额定温度1400℃,附有热电偶高温计和温度自动控制器。12.2高铝质瓷管。

12.3瓷舟:长88mm或97mm,使用前在1000℃高温炉内灼烧2h以上,稍冷后置于未涂油的干燥器中备用。用于低硫测定时,将瓷舟于1250℃通氮灼烧10min,稍冷后置于未涂油的于燥器中备用。12.4吸收杯(见图2),下端带有废液排放活塞。74

13制样

按GB/T2007.2制备试样。

GB/T 3286.7—1998

13.试样应加工至粒度小于0.125mm。13.2石灰石、白云石试样分析前在105~110℃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13.3冶金石灰试样的制备应迅速进行,制成后试样立即置于磨口瓶或塑料袋中密封,于干燥器中保存,分析前试样不进行干燥。

14分析步骤

14.1试料量

按表2称取试料,精确至0.0001g。对冶金石灰试样,应快速称取试料。表2

含硫量,%

0.01~0.10

>0. 10~0. 20

>0. 20~0. 50

14.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14.3测定

试料量.8

助熔剂量,

碘酸钾标准溶液,mol/L

0.003 121

14.3.1按图1连接装置,将炉温逐渐升至1275℃土25℃。通氮调节装置,使其严密不漏气,按14.3.2~14.3.4分析二个含硫量较高的试样,不计算分析结果。14.3.2取80mL盐酸(11.3)于吸收杯中,加4mL碘化钾-淀粉溶液(11.4),调节氨气流量为200mL/min,用碘酸钾标准溶液(11.5.1或11.5.2)滴定至吸收液淡蓝色。14.3.3将试料置于预先盛有助熔剂(11.2,其量见表2)的瓷埚中,用玻璃棒搅匀,小心转移并平铺于瓷舟(12.3)中。打开瓷管(12.2)塞,用不锈钢长钩将瓷舟推人瓷管高温处,立即塞上管塞。调节氮气流速为200mL/min,加热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导人吸收杯,立即用碘酸钾标准溶液(见表2)滴定,使吸收液在滴定过程中始终保持蓝色。当吸收液色泽褪色减慢时,相应降低滴定速度并适当加大氮气流速度。间通氮滴定,每次滴定至淀粉吸收液的色泽与原调节的终点色泽相同,直到最后吸收液色泽不变为终点,关闭氮气。

14.3.4打开瓷管塞,用不锈钢长钩将瓷舟拉出。15分析结果的囊述

按式(2)计算硫的质量百分数:

S(%) = V-V)c×0. 016 03 × 100m

式中,V

-滴定试料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试验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试料量,g;

0.01603——与1.00mL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0.)=1.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的质量。75

16允许差

GB/T3286.7—1998

实验室内二个独立分析结果的差值和二个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表3所列相应的允许差。对冶金石灰试样,不作实验室间允许差要求。表3

0. 010~0. 050

>0.050~0.100

>0.100~0.250

实验室内允许差

实验室间充许差

A1范围

GB/T 3286.7—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燃烧-碘滴定法测定石灰石、冶金石灰中硫量本方法适用于石灰石、冶金石灰中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硫量大于0.010%。A2方法捷要

以铁粉和五氧化二钒作助熔剂,试料于高温管式炉内通氧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用淀粉溶液吸收,以碘标准溶液滴定。

A3试剂

A3.1混合助熔剂:取一份还原铁粉和一份预先经550~600℃灼烧2h并冷却至室温的五氧化二钒混合均匀。

A3.2淀粉吸收液:取2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加入100mL沸水,不断搅拌加热煮沸,冷却。加数滴盐酸(p1.19g/ml.),以水稀释至1L,搅拌均勾后静止澄清。取400mI,澄清液,以水稀干至2L,混勾。

A3.3碘标准溶液:

A3.3.1称取3.81g碘,溶于100mL碘化钾溶液(150g/L)中,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贮于棕色瓶中,放置过夜。A3.3.2取100mL碘标准溶液(A3.3.1)于1000mL容量瓶中,加4g碘化钾,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此碘标推溶液浓度c(1/2I2)=0.003mol/L。A3.3.3标定:取兰份石灰石标准物质,按A6操作。三份标准物质测定所消耗碘标准溶液毫升数的极差不超过0.20mL,取其平均值。按式(A1)计算碘标准溶液(A3.3.2)的滴定度:S m X_1 000

(V= V。) x 100

式中:T—碘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mg /mL;S·mX10

V滴定标准物质消耗碘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mL;V。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ml;S—标准物质含硫量,%;

-标准物质试料量,g。

注:也可用硫酸铅(预先于800℃灼烧1h,保存于干燥器中)或硫酸钾(预先于105~110℃干燥2h,保存于干燥器中)来标定碘标准溶液。在感量为 0. 01 mg的分析天平上称取药10 mg硫酸铅或约 6 mg 硫酸钾(准确至0,01mg)三份,按A6.3.2~A6.3.4操作。A4仪器及装置

A4.1测定硫量装置同图1,但载气为氧气,气源为氧气瓶。A4.2管式高温炉(卧式):额定温度1400℃,附有热电偶高温计和温度自动控制器。A4.3高铝质瓷管。

A4.4瓷舟:长88mm或97mm,使用前在1000℃高温炉内灼烧2h以上,稍冷后置于未涂油的于燥器中备用。

A4.5吸收杯(同图2),下端带有废液排放活塞。77

A5制样

按GB/T2007.2制备试样。

GB/T 3286.7-

A5.1试样应加工至粒度小于0.125mm。1998

A5.2石灰石试样分析前在105~110℃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A5.3冶金石灰试样的制备应迅速进行,制成后试样立即置于磨口瓶或塑料袋中密封,于干燥器中保存,分析前试样不进行干燥。

A6分析步骤

A6.1试料量

按表A1称取试料,精确至0.0001g,对冶金石灰试样,应快速称取试料。表Al

含硫量,%

0.01~0.20

≥>0. 20~ 0. 50

A6.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A6.3测定

试料量g

A6.3.1按图1连接好测定硫装置,将炉温逐渐升至1325℃土25℃,通氧检查调节装置,使其严密不漏气。按A6.3.2~A6.3.4分析二个含硫量较高的试样,不计算分析结果。A6.3.2于吸收杯(A4.5)中加50~60mL淀粉吸收液(A3.2),通氧,调节氧气流速为1.52.0L/min,用碘标准溶液(A3.3.2)滴定至淀粉吸收液呈淡蓝色,以此作为滴定终点色泽,关闭氧气。A6.3.3将试料(A6.1)平铺于瓷舟(A4.4)中,均匀覆盖0.5g混合助熔剂(A3.1)。打开瓷管塞,用不锈钢长钩将瓷舟(A4.4)推人瓷管(A4.3)高温处,立即塞上瓷管塞,预热1min。当预热10~15s后应小心打开吸收杯前活塞,使试料分解的二氧化碳排出,并于吸收杯中预置约0.5mL碘标准溶液(A3.3.2)。小心打开通氧活塞,调节氧气流速度,加热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导人吸收杯,立即用碘标准溶液(A3.3.2)滴定,使淀粉吸收液在滴定过程中始终保持蓝色。当吸收液色泽褪色减慢时,相应降低滴定速度并调节氧气流速度至1.5~2.0 L/min。间通氧滴定,每次滴定至淀粉吸收液的色泽与原调节的终点色泽相同,直至最后吸收液色泽不变为终点,关闭氧气。注:用硫酸铅(或硫酸钾)标定滴定度时可不预热,由于其二氧化硫释放速度快而集中,氧气流应调节在较小的速度。对含硫量较商的试样,滴定开始时氧气流也应调节在较小的速度。A6.3.4打开瓷管塞,用不锈钢长钩将瓷舟(A4.4)拉出。A7分析结果的表述

按式(A2)计算硫的质量百分数:T(V - V。)

S(%) =

m X 1 000

式中:T-—碘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mg /mL;V-—滴定试料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V。——空白试验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试料量,g。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