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NY/T 288-2002 绿色食品 茶叶》标准,所涉及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如下:

检测项目:

  • 感官指标:包括茶叶的外形、色泽、汤色、香气和滋味。
  • 理化指标:水分、总灰分、粗纤维、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
  • 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检测方法:

  • 感官评审法:由专业评茶人员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审。
  • 理化分析:采用标准实验室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等。
  • 污染物检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涉及产品:

  • 绿茶
  • 红茶
  • 乌龙茶
  • 白茶
  • 黄茶
  • 花茶

以上是《NY/T 288-2002 绿色食品 茶叶》中提到的主要检测项目、方法和涉及产品。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标准值需要参考该标准的详细内容。

NY/T 288-2002 绿色食品 茶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绿色食品 茶叶

标准号:NY/T 288-2002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2-12-30

实施日期:2003-03-01

标准状态:现行

NY/T 288-2002 绿色食品 茶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茶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藏和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获得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NY/T288-2002绿色食品茶叶NY/T288-2002

NY/T 288-2002 绿色食品 茶叶的部分内容

It'S 67. 14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88--2002

代NY/T 2881995

绿色食品

Green food

2002-12-30发布

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288--2002

本标准代替NY/T288--1995《绿色食品茶叶》。

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为确保绿色食品茶叶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尚文、卢振辉、刘新、邬志祥、张优。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5年。

1范圈

绿色食品?茶叶

NY/T 288-2002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茶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贮藏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获得许可使用缘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戒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1

食品中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递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201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茶取样

GB/T 8302

GB 9679

茶叶卫生标准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 14876

GB/T17332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1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绿色食品green food

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NY/T 391 --2000,定义 3. 1]

常规茶类conventional tea kinds普通的绿茶、红茶、青茶(鸟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压茶、砖茶)和花茶等。63

NY/T 288--2002

4要求

4.1花色等级

绿色食品茶叶的分级应符合产品实际执行的常规茶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规定。

4.2基本要求

4.2.1产品应具有各类茶叶的自然品质特征,品质应正常,无劣变,无异味。4.2.2产品应洁净,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4.2.3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4. 3患宫品质要求

绿色食品茶叶的感官品质应符合本级实物标准样品质特征或产品实际执行的常规茶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规定的品质要求。4.4理化品质

绿色食品茶叶的理化品质应符合产品实际执行的常规茶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规定。

4.5卫生指标

绿色食品茶叶的卫生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1

绿色食品茶叶的卫生指标

铅(以Pb计)

辋(以Cu计)

六六六(BHC)

滴滴沸(DDT)

三氟杀螨醇(dicofol)

鼠戊菊酯(fenvalerate)

联苯菊酯(biphenthrin)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澳氰菊酯(deltamethrin)

甲胺磷(methamidophos)

乙酰甲胺磷(acephate)

乐果(dimethoate)

敌敌畏(dichlorovas)

杀螺硫磷(fenltrothion)

瑾硫磷(quintozene)

注:其他农药施用方式及其限量符合NY/T 393的规定。4.6

净含量允差

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单件定量包装茶叶的净含量负偏差见表2。表 2 净含量负偏差

净含量

5 g~ 50 g

50 g~100 g

100 R~200g

200 g~300 g

300 g~500 g

500 g~1 kg

1 kg~10 kg

10 kg~15 kg

15 kg~25 kg

净含量的百分比

负偏差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5试验方法

5.1取样按GB/T8302规定执行。

5. 2融官检验

NY/T 288—-2002

5.2.1茶叶等级品质的评定,需对照实物标准样,以感官检验为主,即根据检验人员正常的视觉、嘎觉、味觉、触觉,评定茶叶品质。

5.2.2采用干湿兼评、外形与内质并重的评茶方法。5.2.3感官品质评定采用五档制,即高、稍高、相当、稍低、较低5.3卫生指标的检测

5.3.1铅的检测,按GB/T5009.12规定执行。5.3.2铜的检测,按GB/T5009.13规定执行。5.3.3六六六、滴滴递检测,按GB/T5009.19规定执行。5. 3. 4二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检测,按GB/T 17332 规定执行。5.3.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检测,按GB14876规定执行。5.3.6乐果、敌敌畏、杀硫磷和喹硫磷检测,按GB/T5009.20规定执行。5.4净含量检测

净含量检测,用感量为1g的秤称取去除包装的产品,与产品标示值对照进行。5.5包装标签检测

包装标签检测,按GB7718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

6.1组批规则

产品均应按批(唛)为单位,同批(唛)茶叶花色、等级或茶号、堆次、包装、单位重量应相同。6.2交收(出厂)检验

6.2.1每批产品交收(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出厂)。6.2.2交收(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品质、水分、粉末净含量和包装标签。6.2.3总灰分和卫生指标为交收(出厂)抽检项目。6.3型式检验

6.3.1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a)申请绿色食品标志和年度抽查检验:b)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差异较大: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c)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6.3.2型式检验即对本标准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6.4判定规则

6.4.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6.4.2凡不符合4.2条规定和卫生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4.3交收检验时,按6.2.2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其中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4.4型式检验时,技术要求规定的各项检验项目中如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5

NY/T288-2002

6.5蔓检

对检验结果产生异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唛)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取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7标志、标签

7.1标志

7.1.1绿色食品标志(包括图案和文字)只能在绿色食品认证组织颁发的缘色食品证书所限定范阖的茶叶产品上使用。标志要醒目、整齐、规范、晰、持久。7.1.2绿色食品标志在产品包装上的使用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7.2标签

绿色食品茶叶的包装标签应按GB7718规定执行。8包装、贮藏、运输

8.1包装

8.1.1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异气味,不影响茶叶品质。8.1.2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8.1.3包装用纸应符合GB11680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规定。8.2购蔽

8.2.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关于食品贮藏的规定。严禁绿色食品茶叶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触。8.2.2绿色食品茶叶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茶叶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气污染。8.3运输

8.3.1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8.3.2运输包装应符合绿色食品茶叶的包装规定,牢固、整洁、防潮。8.3.3运输时应稳固、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66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