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白芍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1. 特征活性成分:芍药苷(≥2.0%)、苯甲酰芍药苷(≥0.3%)、氧化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

2. 常规理化指标:水分(≤14.0%)、总灰分(≤4.0%)、酸不溶性灰分(≤1.2%)

3. 安全控制指标:铅(≤5mg/kg)、镉(≤0.3mg/kg)、总砷(≤2mg/kg)、汞(≤0.2mg/kg)等重金属;六六六、滴滴涕等33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需氧菌总数(≤10⁵CFU/g)、霉菌酵母菌总数(≤10³CFU/g)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四类样本的标准化分析:

1. 原药材:涵盖安徽亳州、浙江磐安等主产区三年生栽培芍药干燥根

2. 炮制品:包含酒白芍、炒白芍等不同炮制规格的饮片样本

3. 提取物:适用于水提物、醇提物等不同溶媒制备的粗提物及精制物

4. 制剂产品:包括含白芍成分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中成药

样本前处理需根据物理形态差异采用相应粉碎度控制(原药材过二号筛>80%,提取物过五号筛>95%)

检测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及ISO 17025体系建立三级验证方法:

1. 色谱分析法:

- HPLC-UV法测定芍药苷含量(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

- GC-MS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DB-5MS毛细管柱,电子轰击离子源)

2. 光谱分析法:

- ICP-MS法测定重金属元素(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

- UV-Vis法测定总多糖含量(苯酚-硫酸显色法)

3. 微生物学方法:

- 薄膜过滤法进行需氧菌总数测定(TSA培养基35℃培养48h)

- 倾注平板法测定霉菌酵母菌总数(SDA培养基23℃培养120h)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满足CNAS认可要求的分析系统:

1. 色谱系统:

-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配DAD检测器)

- Thermo ISQ 7000 GC-MS(配AI/AS 1310自动进样器)

2. 光谱系统:

- PerkinElmer NexION 350D ICP-MS(三锥接口技术)

- Shimadzu UV-2600i分光光度计(积分球附件)

3. 辅助设备:

- Mettler Toledo XPR205DR超微量天平(0.01mg精度)

- Memmert IN750培养箱(温度波动度±0.5℃)

- Labconco Purifier Logic+生物安全柜(ISO Class 5标准)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下一篇:清洁胶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