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NY/T 594-2002 食用粳米》中,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产品。

检测项目:

  • 水分含量
  • 杂质含量
  • 不完善粒含量
  • 黄粒米含量
  • 整精米含量
  • 碎米含量
  • 糠粉含量
  • 气味和滋味的感官评价
  • 透明度和色泽的视觉评估

检测方法:

  • 水分含量:采用干燥法或快速水分测定法进行测量。
  • 杂质含量:通过筛选和手工挑选来测定杂质的重量占比。
  • 不完善粒和黄粒米:机械分离后经目测或显微镜检查进行评估。
  • 整精米和碎米:使用标准筛选设备进行分类和重量测量。
  • 感官评价:品评员通过嗅觉和味觉进行主观评估。
  • 视觉评估:在光照条件下通过肉眼评定色泽和透明度。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市售的各种食用粳米,包括但不限于:

  • 普通标准粳米
  • 精选粳米
  • 优质品牌粳米

通过标准的这些项目及方法,确保食用粳米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选择依据。

NY/T 594-2002 食用粳米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食用粳米

标准号:NY/T 594-2002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2-11-05

实施日期:2002-12-20

标准状态:现行

NY/T 594-2002 食用粳米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粳米的有关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贮运、购销、进出口及科研等过程中对食用粳米的检验、评价和鉴定。本标准不适合用于食品、酿造等工业用的原料粳米。NY/T594-2002食用粳米NY/T594-2002

NY/T 594-2002 食用粳米的部分内容

ICS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94—2002

食用鞭米

Japonica type cooking rice

2002-11-05发布

2002-12-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司提出。NY/T594--2002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北方杂交梗稻工程技术中心。

本标主要起草人:蔡洪法、罗玉坤、陈能、陈铭学、朱智伟、闵捷、邵国军。1范围

食用鞭米

NY/T594—2002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梗米的有关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贮运、购销、进出口及科研等过程中对食用梗米的检验、评价和鉴定。本标准不适合用于食品、酿造等工业用的原料鞭米。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54大米

GB/T5490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粮食、油料检验打样、分样法

GB5491

GB/T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4

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粮食、油料检验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T5496

GB/T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5502

粮食、油料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GB/T15682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

GB/T15683—1995稍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17891—1999优质稻谷

NY/T3—1982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原GB2905—1982)NY/T83-1988米质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1354和GB/T1789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食用鞭米

作为食粮消费的稻谷碾制而成的稻米。包括非粘性食用米和粘性食用梗米,通常分别称为食用米和食用梗糯米。

米粒表面的精白和光亮程度。

异型米粒

形态,结构,色泽与本批次稻米明显不同的米粒。3.4

破碎米

其长度不足本批次正常完整无破损精米粒平均长度五分之四的碎粒。NY/T594—2002

小碎米

通过直径2.0mm圆筛孔+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碎粒。[GB1354—1986,定义3.5.2]

阴糯米

胚乳透明或半透明的糯米颗粒。3.7

阴糯米率

整精糯米中阴糯米粒占整个米样粒数的百分率。3.8

整精米粒呈白的程度。

碱消值

碱液对精米粒的侵蚀程度。

糊化温度

稻米淀粉颗粒在水中受热产生不可逆胀(糊化),双折射现象消失时的温度。在本标准中采用碱消值表示。碱消值大小可间接表示稻米糊化温度的高低,碱消值越大,糊化溢度越低。3.11

透明度

整精米籽粒的透明程度,用米的相对透光率表示。3.12

蛋自质含量

精米中蛋白质占精米于重的百分率。3.13

蒸煮食味品质

稻米在一定条件下蒸煮成米饭后,对米饭的气味、色泽、形态,适口性及滋味等感官指标的综合评价。

质量指数

稻米质量综合评价的参数,表示本批次稻米质量的整体水平。以本批次样品的各品质指标(包含理化指标和蒸煮食味品质)实测结果得分的总和占相应品质指标最高总分的百分率表示。4分类

本标准根据粘糯特性把食用梗米分为两类,即食用米和食用梗糖米5要求

5.1质量基本要求:食用米和食用梗籍米应符合表1的基本要求。2

水分/

表3。

总量/

(%)

其中·

食用梗米和食用米质量基本要求表1

矿物质/

糖粉/

(%)

黄粒米/

带壳稗粒/

(粒/kg)

稻谷粒

(粒/kg)

不完善粒/

NY/T594—2002

异型米粒/

色泽气味

质量等级要求:食用梗米和食用梗稀米的质量均划分为五个等级,各等级质量要求分别见表2和食用鞭米质量等级要求

总量/(%)

总量/(%)

其中:小碎米/(%)

垩白度/(%)

适明度/级

食用梗糯米质量等级要求

其中:小醉米/(%)

阴籍率/(%)

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白度/级

食用鞭米和食用鞭糯米米质质量指数的计算办法见附录A。6试验方法

色泽、气味检验按GB/T5492执行。6.1

直链淀粉/(%)质量指数/(%)15.0~18.0

15.0~~18.0

15.0~20.0

13.0~22.0

13.0-22-0

直链淀粉/(%)质量指数/(%)2.0

6.2异型米粒:随机数取整精米试样两份,每份100粒,抹出形态、结构、色泽与本批次稻米明显不同的米粒,计数为异型米粒,取其平均值,即为异型米粒。6.3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黄粒米检验按GB/T5496执行。

6.5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6.6加工精度检验按GB/T5502执行。6.7

破碎米检验按附录B执行。

垩自粒率、垩白度、胶稠度检验按GB/T17891—1999中6.2、6.3及附录A执行。6.8

NY/T594—2002

6.9透明度,碱消值按NY/T83—1988中5.3、6.2执行。6.10直链淀粉检验按GB/T15683执行。6.11蛋白质含量检验按NY/T3—1982执行,其中4.1按以下规定执行:选取有代表性的稻米挑选干净,按四分法缩减取样,取样量不得少于20多。6.12稻米蒸煮试验品质检验按GB/T15682执行。6.13白度:从米中随机取出白度计所需用量的整精糯米,用白度计测量求得。规定以镁条燃烧发出的白光为白度标准值,即100%。本标准把糯米的白度分成5级,其相应数值范围见表4。表4白度的分级

白度值/(%)

47.1~50.0

44.1-47.0

41.1-44.0

6.14阴播米率:从糯米中随机数取100粒整精米,出阴糯米,按式(1)求出阴米率。重复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阴赫米率,计算结果取整数。阴糯米率(%)=阴耦米粒数

总粒数

6.15光泽:本标准中规定光泽分为五个等级挡档次,在检验稻米光泽时应以光泽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光泽标准样品时,要参照下述文字规定:一等:米粒清洁、晶滢透亮:

二等:米粒清洁,色泽鲜亮:

三等:米粒表面略有糠点,色泽明亮;四等,米粒表面有明显糠麸,色择明亮:五等:米粒表面糠麸较多,无色泽。7检验规则

7.1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5490执行。7.2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7.3合格判定:凡不符合国家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及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5.1质量基本要求的,判为不合格产品。7.4等级判定:食用米或梗精米的质量等级根据该批次稻米样品检测的结果综合评定,以全部符合标准条件的最高等级判定。即凡检测结果达到质量等级标准中一等五项指标的,定为一等;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达不到一等,则降一等为二等: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达不到二等的,则再降一等为三等:依此类推。

7.5品质分类:食用米或梗橘米达三级以上的为优质食用梗米或优质食用梗糯米,四、五级的为普通食用梗米或普通食用梗糯米,低于五等的为等外食用梗米或等外食用梗米。8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运输和贮存,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行。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食用米和梗糯米质盈指数的计算NY/T594—2002

食用梗米和梗糯米质量指数的计算包括品质指标的分级、指标等级的加权记分、米质总分的计算和质量指数的计算等步骤,详见A.2~A。4。A.2食用鞭米和梗米品质指标分级规定A.2.1食用梗米品质指标分级规定见表A.1。食用梗米品质指标分级

品质指标

破碎米/(%)

加工精度/等

光泽/等

杂质/(%)

垩白粒率/%)

垩白度/(%)

透明度/级

碱消值/级

胶稠度/mm

直链淀粉/%)

蛋白质/(%)

15.0~~18.0

13.0~149或

18.1~20.0

食用梗米品质指标分级规定见表A2。等

0.16~0.20

11.0~12.9或

20.1-22.0

食用鞭糯米品质指标分级

品质指标

破碎米/(%)

加工精度/等

光泽/等

杂质/(%)

阴糯米率/(%)

白度/级

碱消值/级

胶稠度/mm

直链淀粉/(%)

蛋白质/(%)

0.11--0.15

0.21~0.25

5.1~~10.0

9.0~10.9或

0.21~0.25

NY/T594—2002

A。3品质指标等级的加权记分规定A.3.1食用米理化指标各级别加权记分的规定见表A.3。表A.3食用鞭米理化指标各等级加权记分指标等级

加工精度

破碎米

垩白粒率

垩白度

透明度

食用梗糯米理化指标各等级加权记分的规定见表A。4。表A.4

指标等级

加工糖度

品质总分的计算

理化指标总分的计算

碱消值

食用梗糯米理化指标各等级加权记分外

破碎米

阴精率

碱消值

胶稠度

单位为分

蛋白质

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

单位为分

蛋白质

A.4.1.1食用梗米品质的理化指标总分等于该样品的加工精度,光泽、杂质、破碎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等11项指标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A,4.1.2食用梗糯米品质的理化指标总分等于该样品的加工精度、杂质、光泽、破碎米、阴率、白度、碱消值、胶翻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等10项指标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A.4.2感官指标总分的计算

感官指标总分等于该稻米样品所制成米饭的气味,色泽、形态、适口性和滋味等五项指标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具体计算方法参照GB/T15682。A.5质量指数的计算

食用梗米和食用梗糯米的质量指数由式(A.1)计算:#=t±×100

式中:

该样品的质量指数,%:

该样品品质的理化指标总分,单位为分:该样品品质的感官指标总分,单位为分:(A.1)

常数,为食用梗米和食用梗需米品质的理化指标和米饭感官指标最高总分,这里为200分。B.1筛选法

B.1.1仪器设备

B.1.1.1天平:感量0.01g。

B.1.1.2表面皿、分析盘、镊子等。。1.2操作方法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破碎米检验法

NY/T594—2002

从检验过杂质的样品中,称取试样50g(m),放人直径2.0mm圆孔筛内,下接直径1.0mm圆孔筛和筛底,盖上筛盖,按规定进行筛选。然后将留存在直径1。0mm圆孔筛上的破碎米(栋出整粒米)称量(m),即为小碎米质量。留存在直径2.0mm圆孔筛上的试样,按规定栋出破碎米,称量(mz)B.1.3结果计算

小碎米含量、破碎米含量分别按式(1)、式(2)计算:A=m×100

B=m±m2 × 100

式中:

小碎米百分率,%!

破碎米百分率,%: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小碎米质量,单位为克(g);

除小碎米外的被碎米质量。单位为克(g)。(B.1)

破碎米含量的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B.2碎米分离器法

B.2.1仪器和设备

B.2.1.1电动碎米分离器。

警.2.1.2其他仪器同B.1.1。

B.2.2操作方法

将检验小碎米后留存于2.0mm圆孔筛上的米粒倒入碎米分高器内分离2min,将初步分离出的整米和碎米分别倒入分析盘内,栋出整米中的破碎米粒放入碎米中,再栋弃碎米中大于整米五分之四(含五分之四)的米粒,然后将碎米称量。B.2.3结果计算

计算方法同B.1.3。

NY/T 59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行业标准

食用鞭米

NY/T 594--200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开本880×12301/16印张3/4字数16千字2003年1月第一版2003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600

书号:1550662-14949定价10.00元网址bzcbs.com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现行

相关推荐